2.0T+8AT动力王炸!这款MPV被严重低估,现在入手正当时!

现在咱们的家庭用车观念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人一说家里人多,需要大空间,第一反应就是去买一台七座SUV。

听起来特别合理,又能坐人,底盘又高,好像什么都能干。

可真等买回家,逢年过节拉着一家老小出门旅游,问题就来了。

2.0T+8AT动力王炸!这款MPV被严重低估,现在入手正当时!-有驾

那个所谓的第三排座椅,往往就是个摆设,成年人坐进去,腿伸不直,头抬不起来,坐个一两个小时,比上了一天班还累,简直就是个“移动小板凳”。

这种“伪七座”的尴尬,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

明明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正儿八经的MPV,空间宽敞,乘坐舒适,可很多人在选车的时候,就是会习惯性地把它给忽略掉。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款特别典型的车,荣威iMAX8。

它就像一个藏在角落里的宝藏,浑身上下都是优点,配置拉满,诚意十足,可就是在市场上掀不起多大的浪花,成了一款被很多人遗忘的“神车”。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车到底有多实在。

从块头上说,荣威iMAX8绝对是个大家伙。

车长超过了五米,轴距也达到了三米,这个尺寸在MPV阵营里,妥妥的是第一梯队的水平。

虽然跟常年霸榜的别克GL8比起来,尺寸上稍微短了一点点,但那个气场是完全不输的。

特别是它的前脸设计,一个尺寸巨大、官方叫做“荣麟黑曜”的进气格栅,配上两边犀利的大灯,整个车头显得特别有冲击力,甚至有点霸气。

很多人在路上第一次看到这车,不认识车标的,都以为这得是五六十万的进口豪车。

从外观设计上,它首先就满足了很多人对于一台大车“要有面子”的心理需求。

侧面的线条很平直方正,这是MPV为了保证内部空间最大化最经典的设计,双侧电动侧滑门更是MPV的灵魂所在。

在拥挤的停车场,或者路边临时停车,老人和孩子上下车,不用费力去推开沉重的车门,轻轻一按,门就自动打开,那种从容和便利,是SUV给不了的。

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槽点,比如原厂配的轮毂尺寸,跟它这么大的车身比起来,确实显得有点小,像是大个子穿了双小鞋,总觉得气势上差了那么一口气。

拉开车门坐进去,才是这台车真正让人惊喜的地方。

车内的蓝白双拼色内饰,一下子就打破了传统MPV那种黑漆漆、死气沉沉的商务感,感觉特别清新、温馨,很有家的味道。

2.0T+8AT动力王炸!这款MPV被严重低估,现在入手正当时!-有驾

中控台上的大屏幕反应速度很快,内置的智能车机系统,语音识别能力相当不错,就算你说话带点口音,它也能听懂你的指令,开关空调、导航、放音乐,动动嘴就行了。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iMAX8最大的杀手锏,在它的第二排。

那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用料扎实,坐垫厚实,包裹性也很好。

关键是功能太全了,电动前后、靠背调节只是基础,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一应俱全,腿托升起来之后,人半躺在上面,简直就像家里的单人沙发一样舒服。

很多车主都说,家里老人出门,指定要坐这个位置,一路上开着按摩,比在家里待着还惬意。

这对于一个经常需要带着长辈和孩子出行的家庭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而且,它的第三排也不是摆设。

得益于超长的轴距和可以前后滑动的座椅设计,即便是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到最后一排,腿部和头部依然有不错的空间,不会感到憋屈。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七座”,能让车上的每一个乘客都坐得舒舒服服。

在动力方面,它用的是上汽自己研发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的是非常成熟可靠的爱信8AT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最大的优点就是平顺。

最大马力有234匹,扭矩360牛·米,带动这个接近两吨重的大家伙,日常在市区里开,起步加速很轻快,高速上超车也很有底气。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在8.4升左右,实际开下来,很多车主反映在市区里的油耗表现也挺让人满意的,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算是比较省油的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台外观大气、空间宽敞、座椅舒服得像沙发、动力够用还省油、价格比同级别的合资对手便宜好几万的车,为什么就是卖不好呢?

这就触及到了中国汽车市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首先,最大的障碍就是品牌。

在很多消费者的观念里,“荣威”这个牌子,似乎还停留在十几万的家用车或者网约车的印象里。

当一个家庭的购车预算提升到二十万左右这个级别时,人们的思维会不自觉地变得保守和求稳。

2.0T+8AT动力王炸!这款MPV被严重低估,现在入手正当时!-有驾

别克GL8在中国市场经营了二十多年,它的名字几乎就是MPV的代名词,代表着一种商务接待的标准和家庭用车的品质保证。

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面前,荣威iMAX8就算产品力再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说服消费者放弃一个“稳妥”的选择,去尝试一个“新面孔”。

这是一种强大的消费惯性,也是自主品牌向上突破时最难跨越的一道坎。

其次,是它自身的定位有点尴尬。

它的价格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区间。

想买便宜MPV的,可能会觉得它有点贵,还有更低价的国产品牌可选;而预算充足,奔着品质和品牌去的,稍微加点钱,就能够到GL8的门槛了。

这就让它陷入了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困境,两头的客户都抓不住。

再者,它在一些细节的打磨上,确实和顶尖的对手还有差距。

比如,虽然车身结构用料很足,安全性很高,但在隔音降噪方面,做得就不如GL8那么出色。

尤其是在跑高速的时候,发动机的声音和风噪会比较明显地传进车内,影响了整车的行驶高级感。

虽然新款车型在这方面做了优化,但早期的口碑已经形成了。

还有一些像车载冷暖箱这样听起来很酷的配置,实际用起来却有些鸡肋,实用性并不高。

最后一点,也是最值得深思的,是一种微妙的社会心理。

在iMAX8的车主群体里,大家对这台车的满意度其实非常高,普遍认为它是一台非常适合家用的好车。

但是,当被问到是否会把这台车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时,很多人却会犹豫。

为什么呢?

因为推荐一台GL8,是绝对不会出错的“安全牌”,就算朋友买了觉得哪里不好,那也是市场主流的选择。

但推荐一台荣威MPV,就好像带了点个人色彩的“冒险”,万一朋友不喜欢,这个责任似乎就要自己来背。

这种“推荐风险”,无形之中就阻碍了它通过良好口碑实现传播的路径。

所以,荣威iMAX8的境遇,其实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我们已经能造出在硬件上、在功能上都非常有竞争力的好产品,但在品牌价值、市场营销和消费者心理的把握这些“软实力”上,要走的路还很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