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近这哪吒汽车的“断网门”,我估计很多车主现在心里感觉跟过山车一样:昨天还在愉快地用智能车机,今天一觉醒来车子“断网”了,车企和供应商还在甩锅,自己买的车就突然成了“哑巴”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怎么房子断水电、车子也能“断网”了?这要是早知道是“智障汽车”,谁还买哪吒啊!
其实啊,这事儿表面上是个技术和合同纠纷,深层点儿就关系到车企的经营焦虑和行业发展隐患了。我们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花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买一辆新能源汽车,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智能化,功能多,远程控制、在线导航、娱乐全都有,妥妥的“移动智能终端”。但智能化归智能化,底层的支撑其实是什么?那就是车联网背后的服务和稳定流量。你以为你买的是电动车,实际上你买的是一堆代码加上供应商的服务。没有这个“网”,连解锁、空调、导航都成历史了,车主倒退回了“机械时代”。
这次哪吒汽车突然断网,最扎心的地方还不是说暂时连不上网,而是那种被“出尔反尔”套路的感觉。买车的时候合同、宣传上写着“流量终身免费”或者“五年免费”,大家信了你的承诺,本以为享受高科技,谁知道还不到约定时间,通知你自己掏钱买流量,买少了还只能用最基础的功能。就问一句,这跟“霸王扣费”有啥区别?这不是等于把车主当“韭菜”吗?
再看双方的说法,也是皮球踢来踢去。哪吒汽车跟合众新能源说:“都是联想懂的不讲信用,单方面停止服务。”联想懂的反手就回:“对不住,是你合众汽车一直欠钱没交,没钱不办事儿。”这不是甩锅,这是把用户往锅里塞。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车主却只在问:我的权益咋解决?谁来管我车子现在瘫痪了?这事儿要到了消费者维权层面,车企和供应商讲再多商业逻辑,也没法让用户安心。
其实类似的事儿,不仅是哪吒汽车,前几年不少互联网产品也玩过类似的套路。免费时代结束,收费时代到来,理想很丰满,现实更残酷。根本上看,就是企业“钱袋子”收紧,没钱了,效率就靠割用户韭菜来补贴。哪吒这这次“断网”,真不是技术问题,是彻头彻尾的经营焦虑暴露。从年初官网出故障、APP断网、蓝牙钥匙失效、导航找不到、到现在彻底让车主掏钱买流量,“断网”背后其实是哪吒汽车的资金链频频亮红灯。
哪吒汽车曾经风光无限,靠智能化和性价比蹿红。可这两年风头一转,传出一堆破产、裁员、停产的消息,就连大佬投资都在观望。外面看是“黑马”,里面其实是一堆危机。试问哪家车企能受得了46万车主突然断网的负面舆论?更别说还有媒体和自媒体天天分析合众新能源的“重整案”,债权人会议,意向投资,投资保证金。一副大公司“股权大战”的架势,但车主不知道这些内幕,只关心我的车还能用不?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次断网不只是隐形消费,其实是合同诈骗的边缘。你承诺车联网服务,结果半路开溜;买车的流量没了,操作功能全废,娱乐流量只能用手机蓝牙顶着。买车做承诺的不兑现,这不仅伤人品,更伤行业风气。买了“智能”结果变“智障”,谁还敢买哪个新能源品牌?
这些年新能源行业风头很靓,但智能化的基础是长期稳定的服务和可靠的流量。如果车企连流量都保不住,智能车就是个笑话。这要是让传统燃油车主看了,估计得嘲笑智能车“云服务”就是个PPT项目。新能源汽车本质不是一个能跑就行的铁壳子,后续服务才是重头戏。可国内车企普遍存在“先卖出去、后说再见”的短视心态,真出问题了,要么供应商甩锅,要么自己装死。哪吒汽车这次能火遍全网,也不是技术多牛,而是把“互联网车企的坑”展现得淋漓尽致。
问题来了,行业未来到底该怎么走?真能保障车主权益吗?光靠打价格战、拼配置,就算今天买得便宜,明天变“孤儿”,这日子谁受得了?智能汽车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长期服务承诺。要我说,新能源汽车不光得争技术、拼价格,更要底气十足地保障售后和服务。流量、远程控车、服务功能,哪一样不是车企和供应商一起担的责任?哪个环节缺了,用户都是第一时间被“割肉”。
再说说投资人和破产重整,这是资本层面的事,核心还是一句,用户体验才是品牌的命根子。钱可以找投资人救命,但失了用户信任再多资金也填不回来。现在哪吒汽车债权人会议、意向投资招募,看起来很热闹,但谁敢保证这钱到了,用于恢复服务、保障车主,而不是填公司的“窟窿”?要是没钱补足车联网,断网事件还会有第二波、第三波。
有人觉得新能源车主遇到断网门是个个例,其实更像行业“集体焦虑”的预兆。快钱烧光,服务缩水,供应商和车企都在抢最后一口汤,吃相越来越难看。合众新能源算是这轮淘汰赛里暴露出来最早的,但后面有没有第二个、第三个“断网门”,谁都说不准。如果行业不能从一次“断网”中得到警醒,将来每个品牌都可能变成哪吒的样子,一边讲“科技创新”,一边悄悄把流量收费、服务缩水。
最后,问题回到用户身上,我们到底该怎么做?首要还是擦亮眼睛,买车不能只看宣传和价格,更得细看合同里的服务承诺,有没有霸王条款,有没有第三方供应商暗藏猫腻。选车如果只信广告,真吃亏的时候谁都不管你了。第二是要集体发声,消费者不是韭菜,遇到权益受损要敢于要求赔偿、维权和透明解释,公司和供应商不能绕着圈子玩“甩锅”。再就是行业监管,相关部门不能光看企业数据,更要盯着服务承诺有没落到实处。现在网上说的“数字汽车时代”,可数字流量和服务才是新车的灵魂,不能只靠PPT和口号。
有人问,哪吒汽车还能挺过去吗?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现在看,虽然“重整案”有新投资人意向报名,但能不能稳住资金和服务还得看后续的谈判和管理。哪吒现在要考虑的不只是车主买不买账,更要保证品牌不会在一次断网后彻底垮掉。要我说,这一波“断网门”,不只是车企的危机,更是行业给所有玩家提的醒:别光想着卖车挣快钱,先管好服务和口碑,否则再牛的技术也守不住老百姓的钱包。
所以,家人们,谁都不想在新能源车上变成“流量孤儿”,买车一定得有底气、有保障、有服务。如果哪吒能熬过去还算福气,要是真的熬不过,至少这波“断网门”给大家都上了一课。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不仅能跑,还得能连网、敢承诺、真负责。至于大家怎么看这事儿,有啥经验、还有啥憋屈,欢迎都在评论区爆料,一起思考这行业的未来,别让这些“断网门”再来一次!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