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又火了

燃油车,又火了-有驾

啊月最近趁着周末跑了几个城市的汽车城,本来以为会是新能源车型霸占主要流量,结果逛下来发现个挺意外的情况,燃油车的展车周围居然围满了人,销售顾问手里的订单本记了一页又一页,甚至有热门燃油车型要等一个月才能提车,这跟前两年新能源一家独大、燃油车门可罗雀的场面比起来,是天翻地覆,燃油车这是真真切切又火回来了?

说起来这波热度可不是凭空来的,啊月跟不少看车的消费者聊了聊,发现大家的选择都挺实在的。最核心的一点,还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痛点慢慢暴露出来了。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公共充电桩的缺口依然有几百万个,平时在市区通勤还好,一到节假日跑高速,充电桩排队几小时的情况太常见了。有位准备买家用车的大哥就说,去年国庆带家人自驾游,高速服务区里新能源车主排着长队等充电,他朋友的纯电车硬是等了三个小时才充上电,而他开着老款燃油车,加满油十分钟就能继续赶路,这效率差距让他果断放弃了新能源。

燃油车,又火了-有驾

除了充电难,换电池的成本也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就拿某款销量不错的紧凑型新能源轿车来说,官方公布的电池更换费用接近 8 万元,而这款车的新车指导价才十五六万,换一次电池的钱相当于半辆车的价格,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笔小数目。反观燃油车,虽然需要加油,但保养成本相对稳定,就算开个五六年,除了常规保养也花不了太多钱,而且现在的燃油车油耗早就不是以前的 “油老虎” 水平了。

现在的燃油车技术升级得厉害,很多车型的百公里油耗能降到 5 升以下,甚至比一些混动车型还省油。比如长安的蓝鲸动力发动机、吉利的雷神动力发动机,热效率都能达到 38% 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说就是燃料能更多地转化为动力,更少地浪费在尾气和热量上。啊月特意查了下,某款搭载蓝鲸动力的 SUV,百公里从油耗才 4.8 升,加一箱油能跑八百多公里,完全不用担心里程焦虑。而且这些燃油车都符合国六 B 排放标准,尾气中的颗粒物数量限值达到 6×10¹¹ 个 / 千米,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降到很低了,完全满足现在的环保要求。

燃油车,又火了-有驾

政策层面的调整也给燃油车的回暖添了把力。2025 年以来,全国多个二三线城市都取消了燃油车限行的部分规定,比如以前部分城市工作日高峰时段禁止燃油车进入市区核心路段,现在大多改成了尾号限行,或者直接取消限行,这让燃油车的使用场景更广泛了。而且燃油车的终端优惠力度也很大,很多合资品牌的燃油车现金优惠能达到 3 万以上,还送终身免费保养、车膜、脚垫等大礼包,部分自主品牌甚至推出了 “三年免息”“置换补贴” 等政策,算下来比同级别新能源车型便宜不少,对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十足。

燃油车,又火了-有驾

消费群体的需求多元化也是燃油车回暖的重要原因。啊月发现,现在买燃油车的大多是两类人:一类是中老年消费者,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相对较低,更信赖燃油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他们大多没有固定的充电条件,加油的便利性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另一类是经常跑长途、户外工作的人群,比如货车司机、自驾游爱好者、工程从业者,他们需要车辆随时能补能,而且能适应复杂的路况,燃油车在这方面的优势目前还是很明显的。

就拿农村市场来说,燃油车依然是绝对的主力。农村地区的充电设施还不够普及,很多村子里根本没有公共充电桩,就算家里能装充电桩,也有不少老人不会操作。而燃油车的维修网点在农村地区很密集,随便一个乡镇都有修车铺,保养和维修都很方便。据统计,2024 年我国农村汽车市场中,燃油车的占比依然高达 70% 以上,这部分市场需求一直都在,只是之前被新能源汽车的热度掩盖了而已。

燃油车,又火了-有驾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燃油车的保值率相对更稳定。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太快,车型迭代频繁,很多车型刚买一年就会推出新款,旧款车型的二手车价格会大幅跳水。数据显示,三年车龄的新能源汽车保值率平均只有 40% 左右,而燃油车的保值率能达到 60% 以上。比如某款合资品牌的燃油轿车,三年后二手车价格还能卖到新车价的 65%,而同级别新能源车型三年后的保值率可能只有 35%,这对很多在意二手车残值的消费者来说,燃油车无疑更有吸引力。

啊月还发现,现在的燃油车在配置上也一点不落后于新能源车型。以前大家觉得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化配置更丰富,但现在很多燃油车也搭载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超大尺寸中控屏、语音控制、手机互联等功能。比如某款自主燃油 SUV,配备了 L2 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刹车等功能,中控屏尺寸达到 15.6 英寸,支持语音控制空调、导航、音乐等,智能化水平一点不比新能源车型差,而且燃油车的车机系统更稳定,不容易出现卡顿、死机等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新能源是未来的趋势,燃油车迟早会被淘汰,但啊月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太绝对了。就像以前大家觉得功能机会被智能机淘汰,但实际上功能机现在还有市场,满足了老年人、备用机用户等特定人群的需求。燃油车也是一样,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发展趋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车依然会存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的燃油车技术这些年一直在进步,不仅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变速箱、底盘调校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比如长城的 7 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平顺性和可靠性都很高;比亚迪的燃油车底盘调校越来越成熟,驾驶体验不输合资品牌。这说明我国汽车工业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都在全面发展,而不是偏科发展,这才是健康的发展态势。

而且燃油车的 “火” 并不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否定,而是市场回归理性的体现。前两年新能源汽车热度很高,很多消费者都是盲目跟风购买,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需求,结果买了之后发现充电不方便、续航焦虑等问题,影响了使用体验。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只看新能源的 “新鲜感”,而是根据自己的充电条件、用车场景、预算等因素从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型,这其实是我国汽车市场成熟的表现。

啊月还想说,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新能源汽车适合城市通勤、有固定充电条件、预算充足的消费者;燃油车适合经常跑长途、充电不方便、更看重稳定性和保值率的消费者。两者共同存在,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让我国的汽车市场更加多元化、更加成熟。

未来,随着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可能还会继续提升,但燃油车并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相反,燃油车会继续在技术上升级,比如进一步降低油耗、提高排放水平、增加智能化配置,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随着碳中和政策的推进,燃油车可能会向混动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比如插电混动燃油车、使用甲醇等清洁燃料的燃油车,这些车型既能保留燃油车的便利性,又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燃油车的 “又火了” 不是偶然,而是市场需求、技术升级、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波热度让我们看到,我国的汽车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务实,而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在新能源和燃油车两个领域齐头并进,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都会有更好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选择,推动我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