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要冲4万辆!小鹏P7到底靠啥能逆袭?

一年要冲4万辆!小鹏P7到底靠啥能逆袭?

01 如果说新能源这几年最大的悬念,那就是谁能把交付量拉到“月超4万台”这个天花板。我老觉得,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耐力赛。前两年理想都快说“稳了”,结果小鹏突然发个狠,P7 直接冲出来。

一年要冲4万辆!小鹏P7到底靠啥能逆袭?-有驾

8月27日,全新小鹏P7要上市了。官方目标很简单:9月开始,月交付量得突破4万辆。编辑部群里昨天刚有人吐槽:30万以内的纯电轿车,卷得跟夜市一样,P7这波敢这么放话,到底底气在哪?

我先把今年小鹏的成绩单拎出来。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82.7亿。同比涨了125.3%。环比也有15.6%的增长。不是说别家都干不过,确实有点意思。

再往后,何小鹏的说法是,三季度总交付量预计能到113,000到118,000辆。同比上升,140%+没跑了。目标收入196亿至210亿。这么看,P7就是核心筹码。每卖一台,都是往月4万台的方向推。

02 好,这么多数字,背后到底在卷啥?我仔细扒了一下新P7的配置,真有几个点不说不舒服。

首先,智能座舱很能聊。87英寸的AR-HUD,行业最大。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确实挺唬人的。365mm小盘径方向盘配豪车同款驾控旋钮。我上回开自家的老款P7,方向盘还挺细腻,这次直接运动化了。

行业首创,车内智驾的小蓝灯。三轴灵动屏,还有运动仪表。Touch Pad智能触控也上了。说人话就是,你坐进去了,像按平板一样操作,连降窗户都能隔空问候。以前只有宝马7系、A8才会玩真正的车机互动感。

这块我插个跑题笔。智能座舱讲好听了是花活。真的耐用么?去年我朋友领了一个别家旗舰纯电,AR-HUD半个月闪过几次屏,最后愣是关掉不用。他说,还是按钮香。功能多归多,实操体验其实才是硬通货。

03 动力部分我也小心扒过。全系800V高压平台,5C超充AI电池。打个比方,10分钟补525公里。这啥概念?就是深圳到广州来回,午饭一顿的工夫就够电了。最长续航能到820公里。百公里能耗只要12kWh,三秒级零百加速,最快能跑230公里每小时。

很多人问,这些参数是不是只能看不能用。我坦白说,咱平时用车超过800公里不多。但续航焦虑的解决靠技术升级,才有底气敢去冲量。好多品牌都是堆配置、堆参数,小鹏这回算是把AI电池和高压架构做成了“定心丸”。

还有个事,新P7要推“智能灵动仿生座舱”。你坐进去像被手机“包裹”了。车企其实最怕的,就是用科技把用户绕晕。这个座舱,操作复杂度主要看实际,别光听发布会。

04 有朋友问,除了新P7,小鹏还在下什么棋?我随手翻了下今年的数据。海外销量突破1.8万台。印尼工厂首台X9已经交付。更狠的是,人形机器人也要量产,2026年下半年见。说实话,作为老司机我对人形机器人啥的,先“观望”吧。车企跨界归跨界,日常开车还是得有靠谱的三电系统。

05 行业怎么卷都行,最后比的是核心技术和规模。何小鹏说,’一车双能’的大产品周期,图灵AI智驾领先,四季度拉开代差。这话有点大,但细看确实拼硬货:不止比硬件、更是比团队研发厚度。

总结一句,我觉得汽车行业每到周期点都会有人拉高目标。当年大众、丰田一波接一波,现在轮到新势力们比谁交付多。小鹏今年玩的就是用AI和高压平台做“突破”。用户真能享受实惠吗?得看后续交付和售后能不能跟上。

车型数据、官方目标已经明牌。这场4万辆大冲刺,能不能干到头才是关键。我编辑部看法是“还行吧”,但开过才知道是不是买菜刀还是牛排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