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

什么时候开始,咱老百姓的代步工具都成了大麻烦?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这些原本为咱老百姓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家伙,现在一到街上就得戒备着:查牌?罚款?是不是要被扣车?关键今年10月1号新规又来了,路上查得更严,5大必查,那动真格的,有的直接罚到2000块。说句实在的,这阵整治风,是不是也刮得有点太猛了?

为什么会这样?咱们都知道,电动车这些年确实越来越多,街上跑的、巷里停的,甚至厂房里都横七竖八放着。这车方便是方便,就是安全事故、消防事故也多起来了。一出事人命关天,这点没人敢含糊。可问题又来了,普通老百姓图啥?谁开电动车?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送外卖的打工人,还有那些买不起小汽车的普通家里。对他们来说,这车就是命根子,靠它上学、上班、送人、做小生意。这守规矩谁都没异议,谁家也不想出事,但动辄查、动不动就罚、冒冒失失就扣,是不是有点“一刀切”?

这几年不少城市已经在搞电动车备案、上牌、定点停放,都没少折腾。可这次搞的“5必查”——无牌无证查、假套牌查、改装查、非法营运查、酒驾查再加上强制报废两类车,这整治力度一大,有没有考虑下老百姓生活的实际?我就想问一句:像非标电动车,就是以前合法买的,现在一刀切让报废,你说公平吗?别人花好几千甚至上万买的车,说废就废,说罚就罚,这换车的钱,损失怎么算?谁给他们补贴?

抚州、陵川、襄阳、福建南雅这些地方,联合交警、消防、市场监管摆开严阵以待,该“拉网式检查”就“拉网式检查”,口号喊得挺响。可是你看他们发的通知,老百姓有多少发声的渠道?车主的声音呢?没人关心,“通知说了算”“定点抓现行”,这叫治理,还是光图省心?弄得大伙儿现在买个车上个路都战战兢兢,出门得先想想“今天是不是整顿我这个区,有没有临检”,这正常生活还咋过?

再说,咱们街上那么多电动车,真的全是违规乱停乱放,那都是老百姓自找的?谁给电动车专门规划停车区、安充电桩、建安全车棚了?不少地方一个小区几百上千辆,分配的“合法”停车位能有多少?管理配套跟不上的锅,要让车主全背?这就像小区没地方停车,车一多一罚一扣,最后埋怨的还是住户。大家说违章是不应该,但能不能想想,背后到底是人多还是政策不配套?你让我合规,你配好设施了吗?

再有无牌无证、假牌套牌这茬子事,说白了,谁不想照章上牌、靠章办事?可就算上了,也不是“铁饭碗”。这两年政策变三变,今天说这款车不合标,明天又说另一批要淘汰。什么是合标?什么又是非标?有的纯粹政策一夜变脸,老用户根本来不及反应。你新规定倒是下得快,老百姓手里还有旧车咋办?你说让淘汰就淘汰,家里不宽裕的只能干瞪眼。外地农民工,买台便宜三轮带货挣钱,现在倒好,标准一刀切,上牌没戏,连生计都要被堵死。是不是有点“屁股只坐一边”的意思?

还有个问题,罚款额度2000块,你觉得有人真交得起吗?有几个骑电动车的家里条件能宽裕?一个月工资也不过三五千,这罚一次抵半个月白干。真有钱谁还去骑电动车?而且看似罚了款,问题真能解决吗?有的车被查一回,交完罚款回去继续骑。大多数人其实是“被动违规”。这和乱停车、乱充电一个理,没地方,没配套,警察叔叔来了只能先挨罚再说。可你整天抓、整天罚,政策不变实际、配套不给力,问题不是死循环吗?

“改装加装查得严”,很多是加个遮阳伞,夏天遮个太阳,冬天挡个风雨。这也不让,那也拆,咋的?电动车又不是摩托塞进马路中央飙车。要说安全隐患当然是有,问题是你不让加,能不能给所有车配个安全、合标的“可卸式挡雨棚”选项?市面上买不到,正规渠道没得选,谁又能不改装?市面需求在那,治理不是只会“堵”,也应该会“疏”。

“非法营运要查”我不反对,我也烦那种三轮拉黑客随意乱来,但有人就是为了生计,能不能有个分级、过渡的过渡政策?比如临时许可,像当年放开滴滴那样,合理拉客、管住安全。别搞“一抓到底”,让一堆家里有病号、有孩子要养的,把生活路都断了。

最后“酒驾醉驾查得狠”这个没异议,谁酒驾都该罚,但别动不动抬高标准,动不动说“电动车按机动车管”,你让开电动车的也考驾照、有牌照,那是不是该配一套标准考试?别又多了一波“灰色地带”,被动违法的倒霉蛋。

回过头来,这些法规、规定、规定的出台,说是争取“依法治理”,让交通规范、城市有序。可实际效果如何?管了问题,却堵了大伙儿活路。治理目的是不是应该“方便老百姓、安全为主”?可现在局面是,罚款、扣车像割韭菜一样,大家生怕出门丢车、怕被黑、怕违法,最后社会焦虑,怨气丛生,治的是外表,不治根本。

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多走访老旧小区、拥堵城区、城乡结合部,让老百姓也参与下管理办法的制定?上街随机采访几个骑电动车的问问看:他们想不想合规?他们想要什么管理办法?别只守着一堆数据、指标上报。现在政策制定越来越“高大上”,办事越来越“流程化”,但越是这样,老百姓的烦恼越多、出路越少。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电动车新规严查出台,五项必查细则,老百姓用车压力大-有驾

退一步说,谁才真正为普通用户考虑?整治不是只会查、罚、抓,更重要的是“配套服务”,比如多建停车棚、多安正规充电桩、合理过渡旧车,让换车用户有奖励有补贴、让过渡期灵活多样。那些“非标报废”的,能不能提供以旧换新的补助?你规定抓得严,优惠得跟上,这样老百姓支持才踏实。

最后一句话,治理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这事,执法要公正,政策要接地气,设施要先行,过渡留余地,谁都好做人。别让老百姓的生活因为合规更糟心。我的一点看法,“五查”不是洪水猛兽,但别让老百姓骑车心头“天天打鼓”。这才是治理的初心,也才对得起百姓的朴实日子——你说呢?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