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

高速爆胎:你必须了解的真相与预防方法

你有没有想过,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你是否会害怕遭遇爆胎?

我在日常刷视频时,经常能看到高速爆胎事故的相关内容。

对于驾驶经验不足的新手而言,高速路上一旦发生爆胎,几乎等同于陷入九死一生的险境。

尤其是当车速达到120公里每小时以上,这个被称为“死亡时速”的区间时,危险系数会大幅上升。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爆胎一旦发生,往往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结合我看过的事故视频以及亲眼目睹的案例来看。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爆胎后,能做到毫发无损、安全脱身的人寥寥无几。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轮胎爆胎: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里。

由轮胎问题引发的事故占比高达10%,而在所有轮胎相关事故中,爆胎的占比更是超过了70%。

由此可见,在高速上驾车,搞清楚爆胎的原理并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但令人担忧的是。

直到现在,仍有不少新手司机认为,爆胎的根本原因是汽车胎压过高。

而真正导致爆胎的隐患,却常常被他们忽略。

我自己开了3年车后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并非胎压过高,而是以下这三个因素。

因素一:胎压过低,比胎压高更易引发爆胎

之前有个朋友和我讨论过,轮胎胎压高和胎压低哪种情况更容易爆胎。

我们当时为此争论了很长时间。

遗憾的是,那时候我对轮胎知识了解有限。

没能及时纠正他认知上的误区。

他觉得,轮胎胎压过高时,就像充气过足的气球,很容易被撑破。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充气量不同的气球,形状和大小也会不一样。

而胎压低的时候,轮胎就像气不足的气球,不管怎么揉捏都不容易爆。

所以他认为,气压低的轮胎不容易爆胎。

从原理上来说,轮胎确实和气球有相似之处。

内部充气后,轮胎会被撑起来,气压越高,轮胎就越鼓。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研究结果:

当胎压低于标准值25%时,爆胎的风险会增加3倍!

而当胎压高于标准值25%时,主要影响的是驾驶舒适性和轮胎磨损程度,直接导致爆胎的概率其实非常低。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在实际生活中,除非你的轮胎已经磨损得十分严重。

或者你驾驶的是载重上百吨的大型货车。

对于普通家用轿车,在不超载、不超速的情况下。

你很难见到因胎压偏高而导致爆胎的情况。

轮胎在胎压过低时,会出现“胎侧弯折效应”。

这一效应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车身重量不变的前提下。

胎压过低时,轮胎是不是像被按压的气球一样,会发生凹陷变形?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轮胎缺气后出现凹陷变形。

这样一来,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是就变大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轮胎的侧壁被压弯了。

轮胎侧壁在滚动过程中,会像人的膝盖一样反复、过度弯折。

这会导致轮胎温度异常升高,同时轮胎内部的帘布层也会因疲劳而断裂。

这种因反复弯折导致断裂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常见。

比如,当你没有剪刀,想弄断一根铁丝时。

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不就是反复弯折铁丝,直到它因发热而断裂吗?

以一款规格为215/55R17的轮胎为例,它每行驶一公里,大约要转动460圈。

也就是说,当胎压过低时,轮胎每行驶一公里,侧壁就要被过度弯折约460次!

要知道,铁丝是金属材质。

即便如此,在我们反复弯折几十次后,它也会断裂,更何况是轮胎上的橡胶和帘布层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片。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轮胎气压低报警提示。

这是我在高速行驶时,车上显示的胎压过低提示。

你知道为什么当轮胎胎压低于1.9bar时,大部分车辆的胎压检测系统会发出报警吗?

实际上,当轮胎胎压低于1.9bar时。

虽然从外观上看,轮胎没有明显的变形。

但此时,轮胎已经进入了“高风险”状态。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已经处于容易爆胎的状态了。

系统提示胎压过低,不只是让你知晓这一情况。

更重要的是提醒你,要重视这个问题,虽然暂时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但一定要尽快检查并给轮胎补气。

否则,在之后的行驶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爆胎。

因素二:轮胎受伤,是爆胎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什么情况属于轮胎受伤呢?

比如,车辆正常行驶时,轮胎被玻璃等锋利物品割伤、出现鼓包等情况,都属于轮胎受伤。

咱们先来看下面这张轮胎被割伤的图片。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轮胎被割伤的样子。

有经验的老司机可以来说说,轮胎被割成这样,还能不能继续在高速上行驶?

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都会感到害怕,认为轮胎侧壁受伤了,不能再继续使用。

但我要告诉你,图片中这条被割伤的轮胎,就是我自己车上的。

我的车使用到第二年时,轮胎就被割成了这样。

但我一直用到第四年,才把它换掉。

之所以能继续使用,原因很简单:轮胎只是表皮破损,并没有伤到内部的帘布层,轮胎的整体性能没有受到影响。

不管是轮胎胎面还是侧壁出现这种程度的损伤,建议在日常使用中随时检查即可。

一旦发现伤口有撕裂扩大的迹象,再及时更换轮胎。

但如果出现下面这种情况,你就必须高度重视了。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轮胎严重受伤的情况。

同样是轮胎侧壁受伤,但这次的伤口非常深。

将伤口掰开后,能清楚看到轮胎侧壁内部的帘布层已经被割断了一部分。

而且受伤的位置正好在轮胎侧壁上。

遇到这种情况,就算你经济紧张到没钱吃饭,也要把轮胎换掉。

否则,就不要继续使用这辆车了。

至于轮胎鼓包的问题,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不管轮胎鼓的是大包还是小包,都绝对不能再继续使用。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轮胎鼓包的样子。

因为轮胎鼓包的原因只有一个:内部的帘布层破裂了!

气体从帘布层的断裂处向外顶起橡胶,从而形成鼓包。

此时,轮胎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强度,随时都可能发生爆胎。

因素三:轮胎使用时间过长,寿命到期易爆胎

我之前在文章里和大家分享过,我在工厂上班时遇到的一件事。

当时厂里有一条可移动式的闲置输送带,已经用了很多年。

输送带下方用来移动的两个轮子,早就已经老化了。

有一次,我发现轮子的气压偏低,就用车上的应急充气泵给它打气。

结果,不打气的时候还能勉强使用,打完气之后,第二天我就发现那个轮子瘪了。

经过检查,发现是轮子爆胎了。

我之前在米其林的官方网站上,看到过一篇关于轮胎更换时间的文章。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文章大致内容是,普通轮胎的使用寿命通常为5年。

轮胎使用超过5年,基本上就建议更换了。

因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轮胎会受到氧化、紫外线照射、热循环等因素影响,导致橡胶逐渐变硬、变脆,出现裂纹(也就是龟裂现象),同时失去弹性。

轮胎内部帘布层与橡胶的粘合强度,也会随之下降。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库存胎”的问题。

有些轮胎生产出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被销售出去。

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一两年都没能卖出去。

这类轮胎就属于库存胎。

即便是从未使用过的库存胎,也会出现老化现象。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片。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轮胎生产日期标识。

图片中标记出来的数字,就是轮胎的生产日期。

比如图中的“0723”,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其中,“07”代表轮胎的生产周数,“23”代表生产年份。

所以“0723”表示这条轮胎是2023年第7周生产的。

通过查看这个生产日期,你就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轮胎已经使用了多少年。

同时,也能避免买到库存胎。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发现轮胎缺气后,没有及时处理,仍然继续行驶了一段距离。

这种情况下,轮胎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因为当轮胎完全没气时,车辆的轮毂会直接压在轮胎的橡胶上。

这会导致轮胎内部的帘布层被轮毂压坏,使得轮胎强度大幅下降。

这时千万不要舍不得换胎的钱,一条轮胎几百块钱,换来的却是行车安全。

开了3年车,才明白爆胎的核心原因:不是胎压高,而是这三点-有驾

更换轮胎的场景。

最后总结

其实,轮胎爆胎的根本原因,就是轮胎出现了结构性损坏。

这种损坏可能是长时间使用导致的,也可能是外力撞击造成的,还可能是胎压过低行驶引发的。

我们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只要做好以下几步,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爆胎风险。

1.定期检查轮胎胎压,确保胎压处于标准范围内。

车辆胎压的标准范围,通常会标注在下图箭头所指的位置,或者在车辆油箱盖上也能找到。

2.每次开车前,留意轮胎胎压的变化。

如果车辆没有配备胎压检测功能,最好绕车一周,仔细检查轮胎状况。

3.每次给车辆做保养时,一定要坚持检查轮胎内侧,防止轮胎内侧受伤却没能及时发现。

4.当轮胎达到更换标准时,要果断更换,不要舍不得花钱。

轮胎是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是行车安全的基础。

花几百块钱更换轮胎,绝对是值得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