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车这事儿,真没标准答案,主要还是看你自己在意啥。我这次去4S店试驾凯迪拉克CT4,一开始本来还挺纠结,四个版本都试了一遍,回来路上琢磨,算是想明白了。买车到底该怎么选,得看咱自己的需求和钱包,别光听人忽悠。
说实话,最先吸引我的不是什么高端配置,而是这车的样子和那点“后驱”身份。现在市面上别管日系、德系,后驱的中级车挺凤毛麟角,尤其这价位。甭管你咋说,美系品牌做个头脸是真的懂怎么吸引人。黑色的展车,熏黑蜂窝中网,LED大灯一亮,比旁边那些商务脸的车子精神多了。是不是只有我这样自拍会特意挑车灯多的地方,其实就认准了这东西拿来装点门面也行。
车一靠近,最先摸到轮胎。入门的25T风尚型,轮毂不大,银色算清爽。马牌的胎,得承认肯定是加分项。有人说马牌静音,其实也就那样,开窗进冬天的北京三环,有几条路能真听出来静音?但操控感确实比那些光省油的轮胎踏实点。
这年头一个家用车,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多少有点说不过去。8寸中控屏反应倒是真的很快,摸着滑滑的比那种迟钝的合资良心不少,手机一连CarPlay,导航、音乐全都有。就是没倒车影像,我觉得这事儿挺让人纠结的。就现在路况,让你练倒库技术当然行,可真等一屁股倒马路牙子上,心疼的还是自己钱包。你说是不是?
从风尚型坐到25T豪华型,首先感觉最明显是座椅。Moli真皮,屁股一贴就知道仿皮跟真皮夏天差多少。副驾电动也确实解决了“带朋友”或者家里老小出行的小尴尬。再就是,配上倒车影像,我心里是真松了口气。试问,我们是不是每次开新车停车都多瞄两眼? 多个车内氛围灯,晚上开会意外觉得挺小资,一个颜色虽然简单但鸡肋不鸡肋?有也行,没也能忍,反正千把块的事儿。
其实在4S店大部分人试到25T豪华型往往就直接下单了。原因特别简单:性价比高。能花1.2万配齐电动副驾、倒车影像这种“用得着”的玩意,这钱你要自己后期加装,也折腾不出原厂的效果。难怪销售说这个款卖得最好,套路不复杂,谁都嫌入门型寒酸。
至于喜欢提速的朋友,抬头瞧瞧,28T豪华型其实才是“运动感”的本体。2.0T的心脏,多了26马力,不要小瞧这点提升。油门一踩,前一秒你还以为自己是上班通勤党,下一秒嘎吱一下,直接切换“激情驾驶员”模式。6.9秒的百公里加速在同价位真是蛮能打的。大轮毂也太有面儿了,黑色一上,整车年轻小伙气质立马拉满。底盘调校扎实,悬挂不硬不软,方向盘一带劲——咱就问,这价位还有比它更像小钢炮的吗?
不过28T豪华型除了动力带感,别的并没有给出跃然纸上的豪华体验,你想要的真皮、侧向支撑都有了,但说到底还是侧重于“开起来爽”。如果通勤路上堵成一锅粥,这动力基本也就剩下等红灯时自己心里过把瘾了。偶尾“红绿灯起步胜小面包”也就那几秒,很快你又回到堵车真实生活中。
真硬核的配置就看28T尊贵型了。顶配这一段,讲究的都是细节,比如座椅通风,加热,记忆功能,腿托啥的,后视镜倒车下翻,副驾腰托,没准你家人会喜欢。怕就怕这几千块花下去,最终成了“终于用了一回”的配置。你想,每个月真正开长途的次数有限,换着开的人也不多。甚至连倒车下翻那功能,有些人一开始觉得神,时间长了根本懒得用。所以说,“刚需”和“锦上添花”一旦掺杂到一起,专业点说叫体验堆料,实用点说叫钱砸细节。
坐在4S店那软沙发上,我认认真真算了一波:买25T风尚型虽省钱但少太多实用功能,如果真是刚拿驾照的小两口或者一年只出门两回的那种极简党,勉强可以。但绝大多数“普通通勤+家用+偶尔轰两脚油门”的买家,像我这样,25T豪华确实够了。多那一万二,带来的是真正每天用得上的便利。28T豪华型是“快感”和“驾驶乐趣”的门槛——只要你觉得动力爽能换个好心情,而且平时也没啥堵车大城市通勤压力,那加点预算上2.0T绝对不会后悔。至于最顶配,自己开着觉得冤,家人开着觉得有爱,有需要那绝对值,不需要纯属情怀消费。
常说车无完车,外观好不好看、操控好不好摸、动力够不够充沛,其实永远有人挑刺。但买车别就想着“花钱买面子、买参数”,贵的未必是最合适自己的。你要真跟风买个比自己生活场景需求多出不少功能的高配,那80%配置永远都是闲着。
换句话说,买车不就是跟自己和解的过程吗?你纠结的其实不是马力和皮料,是“不想当冤大头”心理。再像我这样,在意品牌、又在意性价比,还在意偶尔能装点小“运动”,倒霉点的还有点“美式崇洋”,结果反倒更难选。
到这一步,心里其实已经有底:买车不是挑贵的,是挑对的;不是为参数,是为生活。和那些网上看评测、听意见一天到晚纠结一样,你不如去4S店每一款都摸一遍、试一试。这车有没有倒车影像,你自己倒一回车自然见分晓,动力爽不爽一脚油门就试出来了,氛围灯是不是鸡肋开一晚上车就明白了。
至于好多人问“凯迪拉克到底靠谱吗?”坦白讲,这品牌自己以前也操心过,维修啥的算不上最省心,但4S的服务这几年很上道,不像五年前大家都吐槽“买完就不管你了”。再说买车这事,后驱就是后驱,操控感真的都不一样。毕竟现在大多数主流同级对手基本还是前驱,想要点驾驶乐趣,这CT4确实够用。
其实我一直想说,别太高看“顶配信仰”,也别一味追求“操控性能”。日常家用,好开易停、配置顺手、空间够用、钱包能负担,这才算是真需求。真要跑山路刷圈速、飙高速,你得考虑是不是该换台真正的性能车。毕竟99%的城市生活没那么多江湖梦,更多是坐在车里想点自己的事,然后翻首老歌,慢慢开到家。
所以,适合自己的车才是好车。给自己一个实用理由,也给自己一份实诚,还有理性预算。车没贵贱,只有合不合适;生活没模板,只有你自己愿不愿意把路走得舒服点。回家那会儿我琢磨,选车其实就像挑衣服,不是越贵越时髦,是穿着舒不舒服。
最后,给还在选CT4的兄弟一句话:要的是啥自己心里得明白,钱别白花,配置别冤买,日子自己舒服最为重要。这就是我这次试驾凯迪拉克CT4,各版本都试过的真心感受。希望你们看完,能帮你少点纠结,多点自信——毕竟合适自己,比啥都靠谱。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