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款国产SUV的预售价格冲上20万,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车凭什么?”是品牌溢价?是配置堆料?还是真的藏着什么黑科技?广汽传祺S7给出的答案有点出人意料——它直接把方向盘后方的实体按键全部取消,把座椅调节按钮藏进了屏幕里,甚至给后排装上了能追剧的吸顶大屏。有人说这是“设计拉胯的配置狂魔”,也有人觉得这是“中国家庭用车的终极形态”。这款车还没上市,评论区已经吵翻了天。
长得像路虎星脉?设计师的“拿来主义”玩脱了
第一次见到传祺S7实车的人,大概率会脱口而出:“这不是路虎吗?”从前脸贯穿式灯带、悬浮车顶到梯形轮眉,整车线条几乎复刻了路虎星脉的经典元素。有网友调侃:“传祺设计师可能把星脉的设计图倒过来描了一遍。”不过细看会发现,车顶凸起的激光雷达和D柱的呼吸灯,给这台“缝合怪”贴上了科技标签。
争议最大的还是原创性。新能源车流行的分体大灯和封闭格栅,传祺S7一个不落全用上了,但组合起来总让人觉得眼熟。车评人老张试驾后直言:“就像把各家爆款设计扔进搅拌机,出来的成品虽然不丑,但总缺了点让人记住的个性。”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无所谓:“花20万开出百万豪车的气场,还要啥自行车?”
16向座椅调节藏进屏幕?老人用了直挠头
如果说外观争议属于“面子问题”,那车内的实体按键消失堪称一场“科技革命”。坐进驾驶舱,中控台只剩下一块15.6英寸大屏,连空调出风口都要触控调节。最绝的是座椅调节——传统车型门板上的物理按键被彻底取消,16向电动调节功能被集成到中控屏二级菜单里。
带着父母看车的李女士就遇到了尴尬场面:“我妈找了十分钟都没调好靠背角度,最后气得说这车是给程序员设计的。”销售顾问演示时也翻过车:想调座椅通风却误触了加热键,结果大夏天吹出热风。不过年轻人倒是对这种极简设计很买账,95后准车主小王说:“这就跟用智能手机一样,习惯了反而觉得实体按键老土。”
后排变移动影院?熊孩子倒是开心了
真正让家庭用户心动的,是传祺S7的“宠娃配置”。后排头顶那块17.3英寸吸顶屏,支持手机投屏和Switch游戏机直连。开启影院模式后,座椅自动后仰137度,腿托缓缓升起,配合头枕音响,瞬间变身移动私人影院。有家长实测:“放一集《小猪佩奇》,俩娃能安静坐两小时不闹腾。”
不过这块屏幕也闹过笑话。某车展上工作人员演示时,吸顶屏突然卡在半空,弹出一行“系统升级中,请稍后”,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也有用户吐槽:“屏幕黑边比手机还宽,看视频像是隔着条护城河。”但大多数家庭用户表示宽容:“总比让孩子抢手机强,堵车时能救急就行。”
1.5T发动机带得动2吨大车?老司机心里打鼓
动力系统是传祺S7最受质疑的部分。1.5T插混发动机最大马力160匹,比同价位竞品普遍少了30-50匹。试驾过的网约车司机老刘直言:“油门踩到底,推背感还不如我开了8年的老帕萨特。”不过工程师解释,这套混动系统热效率高达44%,满油满电能跑1150公里,“家用车要那么猛的动力干嘛?省油才是王道。”
真正让技术控们挠头的是参数迷雾。官方至今没公布电机功率和纯电续航的实测数据,有媒体拆解发现电池包容量比宣传的少了3度电。面对质疑,厂家只甩出一句“以量产车为准”,被网友戏称为“薛定谔的续航”。
不用华为用自研?智驾系统成最大盲盒
传祺S7顶配版搭载的ADiGO 5.0智驾系统,号称能实现“端到端无图驾驶”。但现场体验过的博主发现,试驾车连自动泊车都停不直,车道保持像喝醉的蛇。更迷惑的是,明明和华为有合作,却坚持用自研方案。业内人士分析:“这就像放着米其林大厨不用,非要自己炒菜,可能是怕被贴上‘华为代工’的标签。”
不过也有惊喜彩蛋。车顶激光雷达不仅能探测路况,还能识别停车场空车位。广州车主陈先生分享:“有次在商场找车位,车机突然提示‘B2层C区12号位即将释放’,比保安还灵。”
写在最后:这车到底值不值20万?
传祺S7就像班里那个偏科生:设计课勉强及格,配置课拿满分,实操课还得补考。它用零重力座椅和吸顶屏精准戳中了家庭用户的痛点,却又在动力和智驾上留了一堆问号。对于那些想要“花小钱办大事”的消费者来说,20万买到的可能不是完美座驾,而是一台能让全家人都找到快乐的大玩具——毕竟能让老婆追剧、孩子看动画、老人躺平的车,市面上还真不多见。至于设计像谁、实体按键该不该消失这些问题,或许正如车主李哥说的:“开上路谁在乎这些?副驾睡得香,后排不吵架,这钱就花值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