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集团“三箭齐发”:衬托奇瑞在非承载平台战略下的皮卡野心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奇瑞集团以一场“皮卡盛宴”引发行业关注:捷途品牌首款非承载式皮卡“捷想者”高调亮相,威麟品牌以全新全球化皮卡品牌身份重启,加上此前规划的捷途纵横皮卡序列,奇瑞在非承载式越野车型领域形成“三品牌协同”的扩张格局。这一布局不仅彰显了奇瑞对皮卡市场的野心,更揭示了其通过技术共享、全球化生产和场景化产品定义重塑行业规则的战略意图。

一、非承载平台的战略支点:技术共享与生产协同

奇瑞集团在非承载式车型领域的快速扩张,核心依托于两大协同效应:技术平台共享与生产基地整合。

1. 技术平台:从燃油到新能源的全域覆盖

奇瑞通过“威麟开天平台”和捷途“昆仑架构”,构建了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增程的全动力技术矩阵。例如,威麟品牌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柴油混动皮卡,插混车型纯电续航超200公里,增程版本综合续航达1400公里,直击传统皮卡高油耗痛点。捷想者则基于昆仑架构,搭载2.3T柴油机+8AT动力组合,兼顾商用载重与乘用越野需求。

此外,用户推测的纵横G700插混两挡DHT技术(前后桥解耦+后桥P4电驱桥)若落地,将进一步强化奇瑞在新能源皮卡领域的技术壁垒。

2. 生产基地:日照成全球皮卡战略核心

奇瑞与中兴汽车的日照合作项目成为关键落子。奇瑞商用车(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中兴日照工厂,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年产20万辆皮卡,目标打造“全球皮卡战略唯一生产基地”。这一合作既利用了中兴的皮卡制造经验,又弥补了其在新能源化上的短板,同时借助奇瑞的出口渠道实现产能协同。例如,捷想者与中兴1949皮卡侧面轮廓高度相似,侧面印证了双方共享研发资源。

奇瑞集团“三箭齐发”:衬托奇瑞在非承载平台战略下的皮卡野心-有驾

二、三大品牌定位:差异化抢占细分市场

奇瑞通过三个品牌构建“全场景覆盖”的皮卡生态,形成差异化竞争:

威麟RELY:定位全球化高端新能源皮卡,主打“技术普惠”与智能化生态。其搭载AI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底盘系统及120+专属场景功能(如货箱智能管理、越野模式自适应切换),旨在打破欧美品牌在皮卡技术标准上的垄断。

捷途捷想者:聚焦10-20万主流市场,以“商用乘用双覆盖”破局。通过“大双”(商用)与“小双”(越野乘用)双版本,兼顾硬派越野性能与城市SUV级舒适体验,填补传统皮卡市场空白。

捷途纵横:预计主打中高端乘用化皮卡,结合插混技术强化“旅行+”场景,未来或与威麟形成互补。

奇瑞集团“三箭齐发”:衬托奇瑞在非承载平台战略下的皮卡野心-有驾

三、行业影响:从“工具车”到“价值图腾”的升维

奇瑞的皮卡战略不仅是产品线的扩充,更是对行业价值的重构:

1. 技术平权挑战欧美垄断

威麟品牌通过柴油混动、AI智能底盘等技术突破,试图改写由美式肌肉皮卡和日系工具皮卡主导的全球市场规则。其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推动皮卡安全标准国际化,意在争夺技术话语权。

2. 全球化布局加速

奇瑞依托在110多个国家的研发与生产基地,推动威麟品牌“本土化适配”。例如,首款皮卡计划率先登陆澳大利亚市场,与福特Ranger、丰田Hilux正面竞争。

3. 国内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

随着国内97%地级市解除皮卡限行,市场从工具属性向“生活方式载体”转型。捷想者以“硬派越野+城市舒适”的双面设计,精准契合家庭用户与越野爱好者的多元化需求。

奇瑞集团“三箭齐发”:衬托奇瑞在非承载平台战略下的皮卡野心-有驾

四、挑战与展望:规模化与品牌认知的双重考验

尽管奇瑞的布局极具前瞻性,但仍面临挑战:

产能协同与品控:日照基地需平衡三个品牌的生产节奏,避免资源内耗;

品牌认知重塑:威麟需摆脱“性价比”标签,在高端市场建立价值认同;

技术落地风险:柴油混动等新技术需经受复杂工况考验,用户接受度存疑。

若奇瑞能有效整合技术、生产与全球化渠道,其“三箭齐发”战略或将成为中国皮卡从“跟随者”迈向“规则制定者”的关键转折。正如尹同跃所言:“当威麟行过之处,科技不再有高墙。”这场始于日照的“平权革命”,或许正悄然改写全球皮卡产业的未来版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