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

学车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交了几千块的学费,结果教练动不动就让你“再交几百块强化费”“凑钱买烟买水”,甚至不交钱就不给练车?很多人以为这都是教练个人行为,实际上,背后可能藏着驾校和教练之间复杂的利益分配模式。

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有驾

最近就有一位长春的学员李先生爆料,他在某驾校学车时,教练三番五次要求学员分摊买烟钱、午饭钱,甚至直接收“考前强化费”。不交钱?教练直接给他穿小鞋,别人练四圈,他只能练一圈。更离谱的是,驾校负责人回应说:“车和学员都承包给教练了,我们管不了。”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驾校和教练之间到底是怎么分钱的?为什么有些教练总想从学员身上“薅羊毛”?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

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有驾

一、教练是“员工”还是“合伙人”?关键看这几点

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有驾

驾校和教练的关系,简单来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老板和员工”,另一种是“合伙做生意”。

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有驾

- 员工模式:教练每天打卡上下班,驾校发固定工资或者底薪加提成,还给交社保。这种情况下,教练的饭碗是驾校给的,自然得按驾校的规矩办事,比如不能乱收费。

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有驾

- 合伙人模式:教练自己掏钱买教练车、付油费,甚至租场地,驾校只挂个名,教练招到学员后和驾校按比例分学费。这时候,教练更像是“个体户”,自负盈亏,驾校很难管到他们怎么收费。

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有驾

举个例子:湖南某驾校的杨教练和驾校签了《承包协议》,自己承担车辆保养费、油费,学员学费他和驾校三七分。结果后来驾校要改革分成比例,杨教练直接拒绝,最后闹到法院。法官一查发现,杨教练平时自己决定练车时间、地点,连油钱都自己出,明显是“合伙做生意”,根本不是劳动关系,所以判驾校不用赔他工资和社保。

驾校与教练的利益分配,你了解多少?-有驾

二、利益分配不透明,学员成了“冤大头”

为什么有的教练总想从学员身上捞钱?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益分配压力”。

- 承包教练的焦虑:如果教练要自己养车、交场地费,甚至给驾校“上供”学员名额费,压力就会转嫁到学员身上。比如长春君安驾校的教练,每招一个学员要给驾校分成,考试通过率低还要倒扣钱。为了多赚点,有些教练就会巧立名目收“强化费”,或者让学员平摊自己的日常开销。

- 驾校的“甩锅术”:有些驾校表面上喊着“禁止教练收红包”,背地里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学员投诉教练乱收费?驾校两手一摊:“车和学员都是教练承包的,我们管不着。”

更扎心的是,有些驾校连合同都不和学员签。李先生交了4900元学费,既没拿到发票,也没签协议,结果教练收钱收得理直气壮,学员维权都没证据。

三、选驾校还是选教练?聪明人这么干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学车到底是选大驾校,还是选口碑好的教练?其实答案就藏在利益分配的模式里。

- 优先选“员工制”驾校:这类驾校的教练拿固定工资,额外收费会被严查。比如有些驾校直接在官网承诺“一费到底,中途不加价”,学员签正规合同,投诉也有门路。

- 警惕“承包制”陷阱:如果驾校说“教练自主招生”“学费分成”,大概率是承包模式。这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学费包含哪些项目,最好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避免教练后期加价。

一位河南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图方便选了家门口的驾校,结果科二教练天天板着脸,不交钱就不让多练车。后来换到科三,遇到个幽默的胡教练,不仅手把手教技巧,还主动帮她约考试,十天就拿证。她总结:“价格都差不多,不如提前打听教练口碑,遇到承包制的赶紧跑!

四、法律在行动,但学员也要“长点心”

近几年,国家已经开始整治驾校乱象。比如长春运管部门专门打击“吃拿卡要”的教练,一旦查实,直接辞退+拉黑名单;驾校如果乱收费,最高会被罚款甚至吊销执照。

但法律再严,也架不住有些教练和驾校钻空子。作为学员,最重要的是保留证据:交费要发票,合同要签字,微信聊天记录别删。万一遇到教练暗示“发红包”,反手一个截图投诉到驾校或监管部门,比私下吵架管用得多。

写在最后

驾校和教练的利益分配,就像一块“隐形的蛋糕”,切法不同,直接关系到学员的学车体验。有人花五千块轻松拿证,有人花八千块还受一肚子气,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提前摸清这套“分钱规则”。

下次报名前,不妨多问一句:“你们教练是拿工资的,还是自己承包的?”说不定,这句话就能帮你避开一堆坑。毕竟,学车已经够难了,别再让钱包和心情雪上加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