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骂车企抠门了!新能源车取消备胎的4个隐情,高速爆胎时才知多坑

你有没有想过,路上跑的那些崭新新能源车,万一轮胎被扎,它们可能连个备胎都找不出来?这可不是厂家抠门,背后藏着一场关于续航,空间和技术的精准算计。

传统燃油车几乎标配的备胎,在新能源车上却成了“稀罕物”。这首先源于对续航里程的极致追求。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组本身就很重,普遍达到400-600公斤。

别骂车企抠门了!新能源车取消备胎的4个隐情,高速爆胎时才知多坑-有驾

如果再增加一个15-20公斤的全尺寸备胎及工具,整车重量会显著增加。实测数据显示,车辆每增加100公斤重量,续航里程就会减少5%-8%。取消备胎大约能减重20公斤,相当于为车辆多争取了7-8公里的续航里程。

底盘空间的激烈争夺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新能源车的底盘布局与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巨大的电池组像“床垫”一样从车头铺到车尾,传统存放备胎的位置(后备箱下方,车辆底部等)都被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组和高压线路占据。

轮胎技术的进步和替代方案的成熟,也让车企有了取消备胎的底气。主流的替代方案有三种,一是缺气保用胎(俗称防爆胎)。这种轮胎的胎侧壁经过特殊加强,即使完全漏气,也能支撑车身继续行驶。

别骂车企抠门了!新能源车取消备胎的4个隐情,高速爆胎时才知多坑-有驾

二是自修复轮胎。其内部涂有一层特殊密封胶质,当轮胎被直径6毫米以下的钉子等尖锐物刺穿时,这层胶质会自动流动并封住漏洞,实现“自愈”,从而大大降低漏气风险或延缓漏气速度。

三是补胎液与充气泵组合。这是一种非常轻便的应急方案,总重量通常不到3公斤,成本也较低(约200-300元)。操作相对简单,能应对大多数常见的扎胎情况。用户实际使用习惯和成本考量也推动了这一变化。

数据显示,在国内,机动车备胎的年实际使用率最高不超过7%,私家车的实际使用概率甚至更低。许多车主甚至不清楚自己车的备胎放在哪里,或不会更换备胎。在遇到轮胎故障时,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呼叫道路救援。

别骂车企抠门了!新能源车取消备胎的4个隐情,高速爆胎时才知多坑-有驾

虽然备胎被取消有其合理性,但某些特定场景下,没有备胎依然会让人感到不便和担忧。例如在偏远地区或信号覆盖差的区域,呼叫救援可能困难且等待时间长。当遇到较大的轮胎损伤或胎壁破裂时,补胎液等应急工具可能无效

关于新能源车没有备胎,市面上有一种说法是“被经销商偷走卖钱了”。对此需要理性看待,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从设计之初就没有预留备胎位置,后备箱底部连存放备胎的圆形凹坑都没有。

如果你驾驶的是一辆没有备胎的新能源车,了解并善用随车应急工具至关重要。常见的应急工具是补胎液和充气泵。你需要提前学习其使用方法,通常是通过气门嘴注入补胎液并充气。

别骂车企抠门了!新能源车取消备胎的4个隐情,高速爆胎时才知多坑-有驾

日常轮胎保养能有效预防问题。每月定期检查胎压,观察轮胎磨损情况,并在行驶5-6万公里时考虑更换轮胎,这些都是良好的用车习惯。对于有长途出行计划的车主,建议提前规划路线,了解沿途的维修点分布。

新能源车取消备胎,是汽车技术在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基于重量,空间,现有技术方案及用户实际需求做出的综合选择。它并非简单的“减配”,而更像是一种顺应趋势的“进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