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到7月,汽车行业如火如荼的“上半场”比拼正式落下帷幕。在这半年中,汽车市场经历了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0%关口,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超过60%,合资车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然而,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能显示出“佼佼者”的抗压能力。上半年,北京现代用一场精彩的“触底反弹”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韧性。上半年超10万辆的累计销量和6月份环比增长66%的单月销量似乎传递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合资阵营中,北京现代已经率先做好了重回牌桌的必要准备。
竞争激烈,北京现代销量为何逆势上涨?
在大环境并不乐观的前提下,北京现代的逆势表现显得格外来之不易,而其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也就变得格外引人关注。当不少厂商陷入流量焦虑与配置堆砌时,北京现代选择回归汽车制造的本源逻辑——只有可靠的产品才是穿越周期的唯一通行证。
这种对产品的敬畏贯穿于北京现代全系车型的打磨与升级中。当其他合资品牌为迎合新市场或削减预算而减少对经典产品焕新升级的付出时,北京现代却还在坚持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全新伊兰特能够在当下依然在红海家轿市场实现月销破万,续写家轿传奇。
十年如一的稳定性也体现在途胜L身上,在混动车型当道的环境下,它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独一无二的驾驶质感与高超的造车品质成为了两大主要原因。另外,库斯途也实现了在20万级MPV市场的持续领跑,三款主力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形成稳定基盘,共同守护住了北京现代的长期竞争力。
而在产品背后,北京现代的这次反弹更深层的支撑则源自现代汽车集团连续三年跻身全球前三的技术积淀。不同于一些合资品牌简单的技术引进,北京现代真正实现了“全球技术+本土适配”的化学反应,例如为应对中国复杂路况进行的车身强化,以及符合本土审感的智能化交互调整。
在当前汽车市场“得年轻人得天下”的营销环境下,北京现代的用户运营策略也充满了创新智慧。通过京东汽车、天猫养车等电商渠道的介入,北京现代不仅进一步解决了服务的触点覆盖问题,也为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带来了更加贴近生活的售后体验。
而这样的细节也体现在了北京现代触达新世代用户的方方面面,成为销量增长的又一股长期力量。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新能源汽车残值普遍腰斩的困境,北京现代二手车保值率保持高位,这无疑促成了不少潜在消费者们的最终决策,也让北京现代得以摆脱价格战内卷旋涡,走上了一条更加长期主义的良性发展路径。
新能源来势汹汹,下半年好戏连台
对燃油车的态度尚且认真专注,对于新能源转型的答卷,北京现代更拿出了120%的认真与诚意作答。在新能源转型维度,当某些合资企业还在拿出不成熟的“油改电”产品,又或者全权依赖中方从自主品牌身上“借”技术时,北京现代的选择却截然不同。
作为2025年最重要的产品,北京现代即将在下半年推出的首款纯电SUV ELEXIO直接采用现代集团成熟的E-GMP平台,技术储备上具备后发优势。
据悉,该平台以彻底的电动化基因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包括取消传动轴实现纯平地板,使紧凑级定位的ELEXIO获得跨级别的座舱空间;电池底盘一体化设计进一步降低重心,赋予电动车罕见的操控质感;高强度笼式车身配合电池包井字形加固框架,在欧洲NCAP碰撞测试中展现出超越行业均值的硬实力。
因此,即使在当下高手云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款电动车的到来也绝不应该被错过,除了集团赋予的优秀基因,北京现代也在此基础上做出诸多本土化改良升级,重塑市场认知,相信这一新车的推出,也会为北京现代的销量回升贡献出关键力量。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市场动辄打出“500万内最好”“1000万内唯一”夸张话术的营销广告环境下,北京现代的“真实价值+情感共鸣”双线模式,也许会为新能源市场带来不一样的新风气,让追求真实力量和平实价值观的消费者真正找到共鸣。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北京现代的每一次市场营销都没有过多修饰,而是选择直接解决用户痛点的方式进行。6月推出的15000元限时补贴将让利摆在台面上; BLACKPINK联名款锁定年轻世代,精准定位目标人群,而三代车主故事征集活动则从另一角度出发,触及家庭用户。
此外还有N Line驾控体验营等周边活动,进一步点燃品牌运动基因,丰富品牌形象。这种抛弃大水漫灌的精准触达,不仅为销量的增长提供了直接助力,也让用户的感知进一步丰富,令我们更加期待其在新能源赛道的表现。
写在最后:
随着金九银十购车季的临近,北京现代的产品谱系也将迎来持续焕新,为销量的增长再添助力。但其真正的价值或许不仅仅在销量数字的增长,更在于为合资阵营趟出了一条可行路径——不必做颠覆传统的革命者,而要成为传统价值的革新者,这就是北京现代正在做的事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