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停车场灯光稀薄。某辆新车在展台上静静地亮着灯,轮廓新锐而有压迫感。环顾四周,不是冷静看车的观众,就是手提相机的媒体同行。空中悬着淡淡的焦虑气息:“再来一台大SUV,市面上还能接得住吗?”这不是一道灵魂拷问,而是一种本能。毕竟,今年“岚图泰山来了!”——四激光雷达、四电机、千四续航,还有那个极富中国式稳健意味的名字。问界M9的独舞时代,看来是要热闹起来了。
如果你是问界M9,坐在车市王座上,面对这样一位后起之秀,是不是也会心头一紧?再不济,至少得重新去财务多要几袋咖啡钱,准备加班。公平地说,大型SUV市场变成今天这样,让人有点出戏,有点熟悉感——像极了七八年前的国产手机混战,每一台新品一上来就是硬件堆料:芯片,摄像头,再来点天马行空的黑科技。换成今天,则是“锋利的外观”“激光雷达全家桶”“续航不虚标”上阵。比拼,似乎没完没了。
简单过一下案情吧。岚图泰山,这个名字乍一听像是健身房老板给的鸡血口号,实际上下手很稳。外观不夸张,延续自家追光L的设计思路:分体大灯、流行灯带、隐藏式门把手、22寸大轮毂、带扰流板……还有那个熟悉的配方:车头封闭格栅、高级外层材料、尾部降低重心。外行看热闹,内行一看就是“标准动作”,只不过每次都往前多走半步。
尺寸没说,但按套路也逃不出五米二上下,六座布局,一家人轻松安排。智能驾驶方面更是“堆肥天堂”:4激光雷达、16弹性波雷达、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配上华为ADS Ultra,听起来像是意大利餐厅的配料表。朋友问我:“这么多雷达,用得上吗?”我只能老实答:“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就像防弹衣穿在身上,没人真想遇上子弹,但遇上了保不准真能救命。
动力部分也是一回合重拳。四电机四驱、单电机扭矩680牛·米,不是汽车,是地面小火箭。800V碳化硅平台、自家“智混”技术、63度电池、320千瓦快充,410公里纯电,1400公里综合……这个数字组合,既像新车发布会的PPT,也像彩票的中奖排号。只不过,买到的可能是安全感,抽到的依旧是高油价和电费单。
价格未定,但行业都有一套“明码标价法”:看对阵,腾势N9 38.98万起,极氪9X 47.99万,问界M9 46.98万,岚图泰山要是想开高了买豪门,开低了又怕掉牌面,稳妥来说,40-50万区间机会不小。到这个价格段,用户可不是冲着情怀来的,比的是配置、用的是数据、试的是体验、赌的是品牌前景。真有冲动剁手的,常常也带点“不服就干一场新生活”的心态。
聊聊个人理解。车市大盘,尤其是豪华新能源SUV,竞争线索分明:硬核参数是一条线,品牌号召是一条线,智能体验是一条线,最后还有一条“主观信仰”线,用户愿意为哪一块买单,企业就会用命去打磨哪一块。数据和标签对于厂商是救命稻草,对于用户未必真能提升幸福感一大截——能把全家、行李和宠物都装下的空间,后排每个成年人枕着的头枕,秋冬天刮过的第一阵热风,很多购车决策其实就定在这一刻。
至于什么顶配雷达、极限续航、辅助驾驶全家桶,固然炫,但是城市道路三环两环,半路上自动驾驶未必比手动好使,纠结起来还容易被老婆念叨一句:“你花这么多钱买的是个放心,还是个新鲜?”我这种天天解剖事故现场的,见多了人生的“意外”,也习惯了那句话:“大部分高科技,出问题的时候只会让你很尴尬。”——当然,这不一定阻止大家上头。
不夸张说,过去两年,我在事故处理时遇到的“技术黑匣子”越来越多:L2辅助留下注解的数据,一碰就调,车内摄像头记录着秒级的举动,哈,最后成了破案关键——或者,成了互相推锅的借口。技术是帮手,某种时刻也是“见证人”。谁能靠技术彻底降服未知,暂时没人敢打包票。我总觉得,汽车圈的每一次突破,后面都有一群工程师关着灯测试,偶尔自己都不信规划那张图会跑得这么快。
还是想说,岚图泰山这个案子挺有意思:市场需要挑战者,老大哥也不怕被新武器捅一刀。用户得到选择,厂商得到压力,整个行业被按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飞快往前推——你说这像不像我们刑侦队轮换新血液?老人不服老,新人又不服输,最后全凭谁能在“关键时刻”稳得住。
最后,提个供各位琢磨的小问题:你要选一台五十万的大SUV,是要配置最拉满、指标最漂亮的“新贵”,还是要一个所有体验都足够稳妥、你不用考虑“学会了没”的“老派”?在数据驱动的飞驰年代,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安全感?我没法帮你定论,只能旁观。从事故现场到展车现场,最不变的,可能是你内心那句“这回值不值”。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