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X这波降价操作,简直是把新能源车市这潭死水搅出了惊涛骇浪!14.9万就能买到曾经高不可攀的极氪SUV,这价格跳水比重庆的过山车还刺激。可仔细想想,这哪是什么良心发现,分明是资本在玩一场残酷的淘汰游戏。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朋友咬牙买了辆某合资品牌的电动车,落地18万连个像样的中控屏都没有。现在看着极氪X的配置单,他气得把方向盘都拍出了裂痕——24.3英寸HUD抬头显示、13个扬声器的雅马哈音响、8155芯片的车机,这些配置放在半年前都是要加价5万才能享受的"尊贵体验"。车企们嘴上喊着"用户至上",背地里却在用价格战把消费者当猴耍。
最讽刺的是那些刚提车三个月的老车主。他们拿着真金白银支持国产高端品牌,转眼就被当成韭菜收割。有个车主群里都在自嘲:"买极氪比买股票还刺激,至少股票跌了还能装死,这车价跳水是直接要命。"这种朝令夕改的定价策略,本质上就是对新老消费者的双重背叛。
看看这些车企的财报就知道,他们根本不是在卖车,而是在玩金融游戏。用低价车型吸引流量,用金融方案捆绑用户,最后靠售后服务和软件订阅收割利润。某新势力品牌去年单车维修利润竟然超过卖车利润的三倍,这哪是制造业?分明是披着科技外衣的"割韭专业户"。
更可怕的是整个行业的跟风效应。特斯拉降完蔚来降,蔚来降完极氪降,现在连BBA都坐不住了。表面看消费者得了实惠,实际上是把整个汽车产业拖入恶性循环。那些真正用心做研发的企业,反而被价格战逼得喘不过气。这就好比餐饮业都在用地沟油,不用地沟油的反而活不下去。
监管部门该醒醒了!不能光盯着补贴发放,更要建立价格备案制度。建议强制要求车企公布五年内的配件供应保障,把降价幅度与老车主补偿方案绑定公示。毕竟汽车不是快消品,动辄十几万的消费,不能让它变成一场豪赌。
看着4S店里那些被低价吸引来的消费者,他们脸上兴奋的表情让我想起股市6000点时的散户。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次赌注从股票账户变成了车库里的那台"电动爹"。当潮水退去时,希望别又是普通消费者在裸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