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30万,能用10年,油费大概10万。这个数字怎么估算呢?我记得去年我旁边那个中年司机说的,他每天跑市区,油耗大约在10升左右,窍门就是少踩刹车。我们假设他跑了几千公里,平均7元/L,10年后累计油费差不多就是10万。卖的时候,他还能剩点钱,因为车折旧比较明显吧,大概还能回收个5万。反正就是走油路的车,要享受那份油钱的折磨。
反观电车,只用电费是关键。比如我朋友开的特斯拉,官方的续航大概在400公里左右,实际用起来,市区充电起来,也就100公里一小时,假设每天通勤50公里,一个月下来,电费差不多就50块(估计会便宜点,毕竟多次充电电量会有损耗)。10年?电费用掉其实就几千块。还能卖掉2万,说明二手的认知在不断变化,毕竟它不像油车那样用着用着就没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误差可能大一点,这样估算还算靠谱),电动车的保值率明显高于油车。有人说,电车技术还不成熟,零部件容易坏,维修贵。这个,你要是问我,油车的耗油和维护都稳定,至少现在还能找到修理厂随意修。电车那种新技术,用久了发现那些电子部件修起来费劲又贵,听到个修理工说,纯电池过几年要换,那成本绝对是在油耗之外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真没细想过,电池的寿命差不多就是8-10年,算了算,换电池的钱,可能比我一开始期待的还要高,但总比油车不停加油还划算。况且,电池技术在快速进步,未来一两年,续航会更长,充电更快。
再说说混动车,或许就是中间那一档。30万级别的混动车,基本能混合成低油耗+高回收。我试车时觉得,平均油耗能控制在6到6.5L/100km,环保和经济兼得。用10年,油费就是大概4万,二手卖个7万,回收相对还不错。这就带来个疑问——是不是混动车就是最吃香的一种?
我还记得朋友说,买哪个车,最主要还是看你怎么用。对,光看价格和技术不行,要看你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刚才看了个数据,10年前我用一辆车跑了15万公里,燃油成本一算,一共花了差不多15万油费和维护。后来换了电动车,不到10万的充电费+维护,感觉少了不少烦恼。
你觉得,未来是不是大部分家庭,都会优先考虑混动车?还是纯电就行了?我觉得,混动车更像是个桥梁,挡在长期油车和纯电车之间。因为等纯电越来越成熟,基础设施完善时,油车就真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说到供应链,那就像日常买菜,全球的零部件供应就像超市的货架,有时货少了,要等,快递慢了。去年大概有个鞋厂炸了,导致座椅、电子元件涨价。这个会不会成为未来的卡点?我猜测,很多车型打的小补丁都是应急的,为的是产品快速上线上市,真正的技术成熟还得再等几年。
其实我很喜欢一则车厂工程师的吐槽:我们脑子里的设计和供应链的限制,像是两个在拉锯的绳子,有时拉得太紧,设计就得折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车看起来配置丰富,实际用起来却差那么点意思。
我看了辆同价位的SUV(其实不算什么豪车),它的配置表让人觉得还行,但开起来,发动机的噪音、油门的灵敏度都比不过那款刚试过的纯电车。动力反应确实快多了,感觉像跳了几档,平顺性还在提升。而油车呢,那个平顺感就是慢慢来、啃老本。
或许有人会说:你光看配置不行,不如考虑后续保值率。按我粗心的估算,一个一年跑1万公里的油车,五年后满了油,折旧几乎就是一半。有的二手车卖不掉,可能连续几年都贬值。这也是我一直不太敢全心投入一个新能源车的原因——未来价格还不一定。
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相册,看到朋友去年买的那个混动SUV,卖出价还比新车多几千块。原因嘛,保值率?或者因为它那个品牌有晋升的潜力?反正我觉得,车的保值还跟用户口碑、维修网点有关。
也有人问我,未来出行最靠谱的选择会是哪一种?这问题难死我了。就像吃饭,有人喜欢啃骨头,有人偏爱清淡。汽车行业也是一样,谁都说自己的永远最好。
这场谁油谁电的较量,还得看时间。你们觉得呢?电动车的充电桩会不会像现在的快递一样,到处都是?又或者,油车还能撑几年,直到价格彻底崩盘?怎么估算?其实就是个猜测,毕竟未来在脚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