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车企销量冷热:小鹏猛涨,长城8万台边缘徘徊
年初那阵儿,街头巷尾都在说汽车市场要变天。去年底政策一波接一波,置换补贴、限时优惠,各种促销把4S店的地砖都快踩烂了。腊月二十七我去保养老奇瑞,那技师还跟我念叨:“今年年底冲量厉害啊,这个月我们厂子加班到半夜。”可春节一过,大盘又像回笼觉一样恢复了平静。2月份嘛,一直是传统淡季,可这回意外地没那么冷清。
先说数据——当然不是那种死板的表格,我也不爱看。群里有个开比亚迪汉的小哥自测了一下,说他所在城市2月新车上牌比去年多出不少。“咱们这是四五线小地方,以前谁家能买辆新电动车都得全村围观,现在随便见。”他说这话的时候,还发了张图:停车场两排纯电,油车夹中间,都快认不出来哪个是谁家的。
榜单头部还是熟面孔,比亚迪依旧稳坐第一的位置。吉利和奇瑞追得紧凑,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思。我记得年前去吉利店蹭茶水,新来的销售顺嘴提一句:“我们现在价格真狠,你看博越L落地价打下来,比同级别合资便宜三万块!”旁边一个大爷插话,“性价比高才有人买嘛,不然就跟长城似的……”说完大家笑起来。
其实长城现在确实有点尴尬。这次2月份销量刚过7.6万辆,在TOP梯队算垫底吧。我邻居老赵前年买哈弗H6,现在天天嚷嚷后悔。“人家别家都是各种补贴、现价卖疯了,就咱们还端着,一分不让!”他媳妇更直接,说什么“入门款配置太寒碜”,连倒车影像都缩水成低清版,她开夜路眼睛疼。我查了一下,好像真有不少人在吐槽哈弗最近入门配置缩水——倒不是技术差,就是该给的不舍得给,全靠情怀吃饭。这事儿在本地论坛闹腾好几天,还有人晒维修单,说后视镜加热坏了修一次花400多,都觉得贵。
反观小鹏,这回真叫翻身农奴把歌唱。一口气干到近六倍同比增长,把理想和零跑甩在身后。有朋友调侃,“王凤英来以后,小鹏终于找到北啦!”Mona M03和P7+这俩车型功不可没。本来大家以为新能源就是拼降本增效,但她偏偏选12-20万区间做智驾普及,让原本对智能驾驶犹豫的人也敢尝试。有个常年混新能源汽车群的大哥前阵子试驾P7+回来就感慨:“高速上自动变道,比特斯拉那个感觉还靠谱点。”不过,他也抱怨座椅通风只有顶配才带,下雨天屁股总觉得黏糊糊的,这细节要是能学学广汽埃安就好了。
理想则没啥惊喜,就是正常水平。据听师傅讲,他们售后的保养预约排期并没有因为销量暴涨而爆满,看样子属于稳扎稳打型。而零跑呢,被戏称“半价理想”的极致性价比玩出了名堂,可惜激光雷达那些智驾功能体验一般,有些用惯蔚来辅助驾驶的人换过去总嫌它反应慢。据说最近他们OTA升级频繁,但效果褒贬不一,有位老司机反馈AEB刹停太激进,上次差点被追尾。他自己调侃道:“卷归卷,也不能把安全感卷丢。”
再往下数还有埃安,本来一直主攻网约市场,新出的RT系列让品牌形象立马鲜活起来。今年1月底刚上市的新UT鹦鹉龙(名字挺逗),5万多起步,据销售私聊透露“订单堆积如山”。他们维修站师傅告诉我,“这些新车型配件供应慢一点,经常等件,不过价格是真香”。以前很多司机嫌弃埃安内饰塑料感重,现在据说开始改软包材料,不少年轻女司机专挑这个理由入手,还会发朋友圈晒粉色氛围灯。但也有人抱怨语音助手识别率一般,经常误唤醒播放儿童歌曲,把娃哄睡着又吵醒……
深蓝今年转型纯电路线避开正面硬碰BYD,自成一路风景线。不过蔚来的日子难熬些。当初ET9发布会搞那么大阵仗,结果实际销量并未带动整体走高。本市一家蔚来服务中心技师私下嘀咕,“乐道迟迟不起量,高预售价萤火虫被喷惨,总体压力很大。”朋友圈里曾经晒交付钥匙照的一批老用户,今年开始讨论二手残值问题,说保值率明显下降,还有人考虑置换出去再等等看局势变化。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小米,今年首度杀进榜单,上个月破两万辆。一时间微信群全是抢购攻略与提车晒单,据传Ultra系列将掀起第二轮高潮。本地一家修理厂老板笑言,“特斯拉那帮忠粉怕是要急眼喽!”
至于榜外那些合资品牌,我只听见隔壁修理铺阿华闲聊时摇头叹气:“以前谁敢信国产能这么牛?丰田、本田那些二手收购报价一年掉俩档……”
写到这里手机响,是之前提过的小鹏P7+群友问我要不要一起自驾西北。他顺便提醒一句:记住冬天充电桩最好选国标接口,否则遇上下雪冻雨容易卡枪,到时候哭都找不到人帮忙拆……唉,用新能源这些琐碎事啊,不亲身经历根本体会不到味儿!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源采集自行业微信群、地方论坛及4S店现场交流,如需核实请自行查证相关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