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那事儿,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
他那辆才跑了半年的新车,油耗竟飙升至百公里15升,简直是喝油!
细问之下,罪魁祸首竟是空调使用不当。
说实在的,炎炎夏日,汽车空调这玩意儿,十有八九的车主都得栽跟头。
今天就和各位好好聊聊,怎样把这空调伺候明白了,既能享受清凉,又不让钱包遭罪。
先说说空调面板上那个标着“A/C”的按钮。
简单来说,它就是空调压缩机的命门。
一旦按下,压缩机便开始卖力运转,送出阵阵凉风。
可这压缩机,偏偏是个不折不扣的油老虎!
它一启动,油表指针就跟脱缰的野马似的,蹭蹭往上蹿。
若是不开,那吹出来的风简直比火炉还烫,车厢瞬间变成桑拿房。
那么,正确的操作方式究竟是什么呢?别急,且听我细细分解。
首当其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上车之后,切莫急于启动A/C!
务必忍住这股冲动!
先将四扇车窗全部降下,让车内的闷热空气迅速排出。
这好比什么呢?
就好比你打开尘封已久的箱子,总得先让里面的浊气散去,才能放入新的物件。
紧接着,开启外循环模式,让车外的清新空气涌入,持续两分钟左右。
此时,你或许会感到些许燥热,但请务必坚持片刻!
这两分钟,足以显著降低车厢内的温度。
待车内温度有所下降之后,再关闭车窗,启动A/C。
这时你会惊喜地发现,空调的制冷效果明显提升,而油耗也远没有之前那般夸张。
这绝非空穴来风。
我曾特意委托专业人士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仅仅是这一细微的调整,便能节省高达30%的燃油!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再来说说温度的设定。
许多车主一进入车内,便迫不及待地将温度调至最低,恨不得将车厢变成冰窖。
实则不然,将温度设定在22至25摄氏度之间,最为适宜。
既能确保凉爽舒适,又不会导致油耗急剧攀升。
试想一下,若你将温度调至16摄氏度,压缩机便会拼命工作,油耗自然成倍增加!
这好比什么呢?
就好比你驱使一头耕牛,既要它拉磨,又要它耕田,它怎能承受得了?
风速的调节同样颇有讲究。
起初,可将风速调至较高档位,以便迅速降低车厢内的温度。
待温度降至舒适水平后,便可将风速调低,维持车内的凉爽。
内外循环模式的切换,也需灵活掌握。
刚启动空调时,采用内循环模式,降温速度较快。
然而,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空气污浊。
因此,每隔二十分钟左右,便应切换至外循环模式,引入新鲜空气,保持车内空气流通。
否则,车内空气不畅,容易引发头晕等不适,甚至滋生细菌。
这好比什么呢?
就好比你长时间身处密闭空间,必然会感到胸闷气短。
停车之前,务必记得提前关闭空调。
在抵达目的地前三五分钟,关闭A/C开关,仅保留风扇运转,以便吹干蒸发器上的水分。
这好比什么呢?
就好比你沐浴之后,需要用毛巾擦拭身体,以保持干爽。
若不如此,蒸发器便容易积水发霉,下次启动空调时,便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异味。
在拥堵路段行驶时,务必开启A/C开关并切换至内循环模式,以防止汽车尾气进入车内。
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则应开启外循环模式,确保车内空气流通,避免因缺氧而导致驾驶员疲劳。
在雨天行车时,若需去除车窗上的雾气,务必开启A/C开关,并将风向调整至前挡风玻璃,除雾效果最佳。
总而言之,仅仅依赖空调的制冷功能,并非明智之举。
压缩机长时间在高压状态下运转,会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届时,频繁更换零部件,反而会增加用车成本!
我的一位朋友,他的爱车空调压缩机曾两次出现故障,维修三次均未奏效,最终不得不更换一台全新的压缩机,花费高达两千余元!
这笔钱,足够加好几箱汽油了!
现在,各位应该明白为何夏季油耗会如此之高了吧?
并非仅仅是酷暑难耐,更多的是由于操作不当所致。
不妨按照我所说的这些方法进行调整,既能保障行车安全,又能节省用车开支。
下次启动空调时,切莫再随意乱按按钮,照着我说的做就对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抱怨油耗高企,不如从自身做起,掌握正确的空调使用方法。
对了,各位在夏季使用空调时,是否也曾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又有哪些省油的小妙招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毕竟,能省则省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