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造车这碗饭,过去流行的是:你说有人开车如开挂,我说马路如虎口,大家拼的不是谁会拐弯抹角,而是谁能在不明不白中迸发个“新势力”。然后画个大饼、吹个牛皮,最后堆在一起快速内卷,分不清哪辆车是车、哪家厂是厂。活脱脱一场流量收割和概念分发的全民运动。
可你别说,这届造新车的年轻人,眼里还真盯准了年轻人。你要说这叫做自我消费,也没错。零跑同学就是这么一位“懂分寸、会打铁”的玩家。刚靠着爆表的销量上了热搜,又趁机蹦出一辆全新重磅新车,掀起话题,可谓一步一响炮,销量和热度齐飞,新闻和段子共舞。
这不,最新的重磅车型Lafa5刚刚官宣,外带个神秘代号B05,名字取得像是日漫里出来的机器人,霸气外露。造型一瞅,大概就是传说中专治各种小巷拥堵、地库神出鬼没、城中村宝马奔驰压车道的两厢小巧派。不愧是为全球年轻人量身打造,其实说白了就是设计师给自己画了个“梦中情车”,顺带还给世界年轻人兜了个包。可这些被代表的年轻人,真的会为此买单吗?不得而知——但概念营销谁不会,谁不会给自己鼓鼓掌?
再说零跑副总裁曹力的自信,话说得敞亮:我们这新车与众不同,个性到你以为这是零跑车的孪生反派。设计师恨不得在每个角落签上自己的名字,生怕你一不仔细就把它认成了别家。那个独特的灯组设计,是不是零跑的独门暗号?有点像是“加油特有姿势”,远远一看,还真像是为了提醒大家别走错了片场。
前脸呢?设计得那叫一个炸裂。好多车主买车是奔着颜值去的,这下好了,你喜欢低趴机盖隆起的线条?安排上。黑色外后视镜再添一笔,你是觉得这辆车像台跑车了?放心,真正的跑车也就给你看看,毕竟兜里装的还是工薪阶级的钱,想象力必须最大幅度免费开放。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为零跑点根蜡烛。在这个一切都讲究“高阶”的时代,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高阶智驾”的梦想。Lafa5的亮点之一,是在车顶秘密藏了个“激光雷达小犄角”。这年头,车企没点黑科技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可这玩意儿到底管不管用?谁知道呢,至少好看、有科技范儿,适合拍照发小红书。
想当年,不少厂商都许诺把高阶智驾拉下神坛,让买菜车也能坐上高铁的感觉。结果搞了半天,花样升级了,门槛还是门槛,致富梦跟着汽车智能化一起遥不可及。现在零跑把这个门槛一拉,说是让“全球年轻人都能用得起”,听着像马云爸爸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结果证明,生意依然难做,车还是难卖。高阶智驾是不是“硬通货”?只有等到欧洲人拿着比萨饼和啤酒跑过来,那才算真有点谱。
话说零跑这销量,那是真的勇。五月随手就送出4.5万辆,七月破个五万大,八月更是奔着火箭去的,居然5.7万辆。手里销量的“硬指标”,成了直播间“真金白银”。你看人家,热搜不是吹的,“新势力”不是白叫的,九十万辆不是九十万篇通稿。用娘胎里带出来的“高配平价”打法,玩得溜得很。这一套放在别处就是降维打击,在国内就是被追着打,最后变成中产阶级最后的倔强。
讲真,现在能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不是镰刀钝了就是盲盒开腻了。结果谁理解?没人能理解。终于熬到今年零跑的上半年财报露了个脸,净赚0.3亿元,踏进盈利门槛,和理想并肩,这下真不像“挣钱靠忽悠”的老路子了。可你仔细看看财报,又怕是“美颜相机”开了十级滤镜。净利润虽然肉眼可见,但还有没有“美化空间”,只有天知道。理想笑盈盈地以为自己是行业老大,零跑倔强地要当老二,至于为什么不是第一?老二哲学懂得都懂,毕竟不做老大的副作用小。
别看车企口号喊得山响:我们要全球化。谁不知道,全球化大概就是把自己的费劲心血卖到别人家饭桌上,再换回几颗糖,但不影响被夹掉的那一口菜。眼下零跑Lafa5到了慕尼黑车展上首秀。你说德国人喜欢吗?很难讲。历史上他们就喜欢做自己家的“人民汽车”,外来的和尚想念经?除非能把啤酒杯变成电池仓。横看竖看,Lafa5更像是一记试探拳,看谁能先笑出声。
这几年我们强行把“年轻人专属”这顶帽子塞进每个新品发布会,说是为他们造,但实际多半是给设计师和老板圆童年梦想。你看这世界,真正有购车能力的年轻人也不多。多数年轻人,车还在微信“分期群”里,不是在“先上车后还钱”APP上。不买房的时代,买车成了最后的体面。为国争光不如为家争气,Lafa5能不能变成“全球年轻人的神车”?主打个“精神上的拥有”。
说来说去,这门生意最擅长搞气氛。发布会舞美比车还亮,预售图比实车还精致,采访稿比广告还自信。讲到最后,所有的“首发”“重磅”都不过是后浪拍死前浪。硬币两面,一面是欢呼,一面是焦虑。车卖得再多也甩不掉那句“再卷也挤不进欧美中上层圈子”,房间里永远有个“大象”,可谁也不说破。
我现在都习惯了,每听见“全球首秀、青春定制、科技突破”之类的词,就好像又看见互联网大会名单里加了个“头部厂商”。喷点微光的发布会,能把“高端智能”讲得比“买一送一”还亲民。但咱不是第一回进场的观众了,这场把戏究竟让谁心动?除了PPT和业绩报表,大不少。大佬们一边吹风口,一边指望股票回血;普通人围观新车一边赞“真好看”,一边盘算自己看上的是该车还是该借口。
当然,也不能苛刻追问“年轻人究竟要什么样的车”。毕竟,连昼夜都划分不清,谁还纠结两厢车三厢车?生活是场消费主义轰趴,能活着已经够难,哪里还有精力“个性定制”?有能开、能停、能拉朋友下馆子“AA制”的功能就不错了。高阶智能驾驶,听听就行,万一开启自动驾驶的时候导航把你送到隔壁省份,岂不是一场酒局变成逃离北上广?
最搞笑的是,“全球年轻人”成了最大的背锅侠。每次新车发布都被代表,活像一群正吃外卖的人集体投票“我要最潮最酷”。其实发言权大多都是被动授予,谁让大家都有感慨,谁让消费降级成了主旋律?你替我开心就行了,我替你焦虑吧。
当下的汽车发布,就像无糖可乐和无疫苗针一样,总有一款适合你,可都离不得“无”。无奈、无力、无感,还有一丝“无所谓”。爽一阵子就完事了,真能发达的,也许就是PPT上那个“下一季度再创新高”的饼。公关和KOL忙着拉选票,工程师加班加点,消费者哭着搬砖。你说这不是荒诞?这要都不荒诞,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所以别再问“怎么样,值不值得入手”。值不值取决于脸皮够不够厚,钱包够不够大,以及下班堵车够不够久。人生如车流,车流如人生。你看前方灯火辉煌,实际都是鬼打墙。
最后祝零跑Lafa5发布顺利,全球年轻人如愿以偿。等新车上市那天,不妨一边刷短视频,一边在地铁上遥遥祝福。世界太大,车太多,钱太少——解决不了的事,都能变成段子讲讲,笑一阵子算是一阵子。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