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开电车有多香,五一假期就有多狼狈。
有人晒图说:“服务区充电桩前排号到了187号,你敢信?”
有人吐槽:“续航焦虑+排队崩溃+充电慢=这哪是出行?这是受难。”
还有人开始怀疑人生:“我花了30万买电车,结果高速跑不过一辆10万的油车。”
这不是段子,是现实——新能源的“高光神话”,终于被假期堵车+充电荒硬生生打回原形。
一、“充电要排号”,不是个例,是趋势
2025年五一出行,你可能会碰到这样的场景:
• 高速服务区几十辆电车排队等桩,有的服务区甚至出现**“排队预约发号”**机制;
• 因为充电桩太少,不少车主跑好几公里去找“下一站”;
• 有人实在没电,低速龟爬20km冲到一个城镇慢充桩;
• 甚至发生了几起抢桩争执、动手冲突的报道。
在油车用户高速上“加油五分钟,休息半小时”时,电车用户则在“排队两小时,充电半小时”。
新能源是大趋势没错,但假期用车高峰下,电车用户集体体验了何谓‘出门即修行’。
二、电车五一堵爆,背后说明了什么?
1. 充电桩数量严重滞后
• 截至2025年初,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400万辆;
• 而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仅约270万个,车桩比约为8.9:1;
• 服务区、景区这些刚需场所,充电桩数量更是稀缺得可怜,一些服务区还停留在2-4个桩的配置。
这就像你放假去饭店,整个县城就两家饭馆,你说你等不等得上?
2. 节假日用车高峰,新能源集中“暴露短板”
• 平时电车多香?家充+低成本+智能体验;
• 但节假日出城、高速、长途——统统脱离“舒适区”;
• 家用场景是电车强项,长途旅行却是“硬伤地带”。
尤其是服务区桩少、充电慢、等待长这“三板斧”,让电车用户在五一节彻底被教育了一波。
3. 新能源热卖,配套却没跟上
• 过去一年,理想、问界、比亚迪几乎“爆单成灾”,新能源市占率破50%;
• 可是配套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公路场景——远没做好准备;
• 再加上地方补贴政策倾斜在“卖车”而非“建桩”,这就注定节假日一桩难求。
说白了,我们用十倍的速度卖电车,却用一倍的速度铺桩,你说它不崩溃才怪。
三、电车用户的真实写照:“出行焦虑”替代“续航焦虑”
以前说电车有续航焦虑,现在你得加一个:
“节假日出行焦虑”。
你根本不是怕跑不远,而是怕“没地儿充”。
哪怕你买了续航700km的车,五一这种节奏你也不敢全油门跑:
• 怕堵车,
• 怕等桩,
• 怕赶不上饭点还得陪车排队。
有用户发帖说:“我中午12点到的服务区,下午4点才充上电,连饭都顾不上吃。”
听起来是不是像当年过年回老家抢火车票?
四、结语:电车依然值得买,但“理想国”该回归现实了
我不是唱衰电动车,我自己也开电车,平时上下班确实省钱、好开、智能、噪音低。
但咱得承认一点:
现阶段电动车依然不适合长时间高峰期跨区域通勤。
尤其在节假日,电车出行就像是“城市精英跑去乡下渡劫”,把所有幻想都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
五、给电车用户的几个建议:
1. 节假日前规划好充电路线,优先选择车流小、服务区大、有快充的点位;
2. 避开高峰日出行,错峰走省道、国道,有时候反而更快更稳;
3. 合理利用导航的“新能源充电推荐”功能,别盲信车机默认设置;
4. 车内准备充电排队应急物资:水、吃的、电子产品、充电宝等……
最后一问:
当你花30多万买了台电车,五一在服务区和人抢一个60kW的快充桩,
而旁边一个10万块的燃油车“咔哒”加完油直接扬长而去——
你,是不是突然就想买辆油车来放假专用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