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集体调价,月底前订单猛增三成,行业洗牌引热议

还剩几天,八月就要翻篇,车友群里几条消息又黄了一大波。有人一大早发了句,“哎呦,听说九月要涨价,买不买得赶紧啊!”随手贴了个电动车品牌报价截图,紧接着群里大乱,“真的假的?”、“还能买吗?”、“前年都这样说”。每年到这会儿,总有人散播涨价风,不信还真不行,今年这回涨得还不是虚头巴脑的,销售自己都吞吞吐吐:

电动车集体调价,月底前订单猛增三成,行业洗牌引热议-有驾

“下个月起来两三百肯定要的。”

案件就是新国标“新新国”到点上场,这回对电动车的动静不小,不一家两家,主流品牌都含泪调价。朋友做物流的还私底下和我嚼过牙,讲以后电动要3C认证费,每辆车要过安全线,拆解、重测、合格证成了最花钱的环节。

电动车集体调价,月底前订单猛增三成,行业洗牌引热议-有驾

其实大头还在整车本身。以往那坑人塑料壳,现在换成一咔嚓一响的金属板。别小瞧这玩意,今年七月换装的厂里几个老工听到,哼哼唧唧:“这塑料便宜好做,又轻,非要换成铁的,骑着就是沉,工序还增了,焊个电池盒热得要命。”

电池的折腾最多了,我那修电动车的表舅常叨咕,新国标不只是随便说说。今年验电池,多了一道“针刺试验”,一不小心爆浆。他怨气大,“原来交三千五的电池检测費能对付过去,这回规定一动不动的,连气儿都要测。”还听说以后电池、控制器连线都得加保护盖,怕哪天来阵暴雨,电池泡水火烧连天。

电动车集体调价,月底前订单猛增三成,行业洗牌引热议-有驾

弄得小厂开始扛不住,三四线牌子被退了一票。头顶的大厂子,一个3C认证听群里说能飙到十万,搁到一台车里怎么少不得往上涨点。销售也不好遮掩,和熟客直说:“厂家让我们统计下订单,八月底来付订比后头划算。”

其实车价起跳,还有一层,群里老宋说的,“钢材涨啊,前阵光铜线都翻了个倍。”玩电工的晓得,铜线占大头,就去年冬天他囤的那点料到夏天卖了套电车,车厂的唯有跟着市场抖。“原材料涨,不调整价格厂里垫不起。”坊间传说等原材价格跌下来,车应该能稳点,但没人敢担保。

电动车集体调价,月底前订单猛增三成,行业洗牌引热议-有驾

生产上的事也麻烦。我姐们在车厂装配行里,每天要数配件型号。换国标后旧的模具全报废,制造师傅口头禅都变了,“这新套模贵死人,随便一搞就是几十万个,厂里人心惶惶,就指着新价格回血呢。”但有人私下议论,这次涨价后,也许就是一阵,等生产线改造的钱赚回来了,“回头车价也许能松快点儿”。

说到底,电动车涨价这事不是空穴来风,新规狠到实处。群友里还有人专门爆料,说下个月再买,多半得掏冤枉钱。倒也不是现在不买以后买不起,主要是各家把升级成本分摊下来,车还得卖,一片人心惶惶之中,谁都不肯多掏那几百块。

电动车集体调价,月底前订单猛增三成,行业洗牌引热议-有驾

顺便提个冷门,一些车主其实更关心新国标带来的那些隐藏配置,比如,据销售顺嘴提起,有部分车型加了紧急断电开关,平时看不出来,真要遇到事故才能救命;再有,控制器多了个“热保护”功能,老王上月骑车过个大坡头差点烧了控制器,幸亏新器具自动断电,要不车基本报废。另外还有新一批电动车把车架加粗了,连座垫底下的铁筋都厚了,虽然下雨天锈得快,安全倒是实打实好点。

只是,放一辆新车出来,看着崭新的标识和金属感车壳,村口老李还是唠叨,“咋,买了新车这禁骑那限速,老规矩还得听交警师傅的话,老摩托跑着跑着一口气追不上了!”

提到二手行情,群里买了四年的白色小蹦蹦这会儿有点懊悔,“要早知道九月涨成这样,谁还急着换新啊?现在二手都涨出圈了,翻新件随便卖,你说谁家愿意吃亏?”

总之,涨价就是骑车人的闹心事。昨晚朋友圈晒新车的阿芳喝了点闷酒,一边吐槽电池贵,一边掐着明细算账,“妈的,赶在人家集市前买,图个痛快,也就图个早买早安心,涨不涨,日子还是得过!”

村西头修车的老刘末了来一句:“反正电车再新,胎还是得补,链子还得调,该修的少不了。”这句话搁谁听了都跟日子似的,过下去,总得付点新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