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出现,只不过没爆而已”的警告,将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财务健康状况推至聚光灯下,引发市场对行业高负债风险的审视。
魏建军在采访中直言,对行业内部分企业过度被资本裹挟、追求短期市值而非可持续盈利的运营模式深感忧虑,尤其点出电动汽车领域的潜在风险。他认为,汽车产业应回归以利润为导向的健康发展轨道,并表示长城汽车愿出资支持对各大主机厂进行全面审计,以共同维护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安全。
行业整体负债水平微降,结构性隐忧明显
按照魏建军的警示,对行业财务状况的审视显得尤为必要。新黄河记者对2024年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的负债率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从整体来看,中国乘用车行业的负债水平呈现轻微改善。
以Wind汽车行业指数(886033.WI)为参考,2024年汽车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6.32%,较2023年的66.94%下降了0.62个百分点(同比降幅0.92%)。这一负债率在全部30个Wind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1位,虽低于金融、地产等传统高杠杆行业,但显著高于通信设备(52.63%)等轻资产行业。
行业平均数的背后,是乘用车企业间巨大的负债结构差异。
其中,约有20%的企业深陷负债率70%以上的高负债区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一方面,部分造车新势力为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技术研发等领域抢占先机,不惜持续巨额投入,导致负债高企,例如蔚来汽车2024年的负债率便达到了87.45%。
另一方面,一些销量持续下滑的边缘化传统车企,其负债也因经营不善被动攀升,如北汽蓝谷的负债率已超过75%。尤为值得警惕的是,这一高负债区间企业的平均利息保障倍数仅为2.1倍,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3倍,已有12家企业因此触发了债务预警机制,偿债压力不容小觑。
相比之下,资产负债率介于50%至70%的中等杠杆区间,则聚集了约46%的乘用车企业,成为行业内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这些企业普遍面临着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投入的双重资金压力。例如,引发此次行业关注的长城汽车,其2024年负债率为63.64%,至2025年一季度已进一步优化至61.11%。长安汽车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则为62.01%,也处于此区间。
约34%的企业展现出更为稳健的财务姿态,其负债率低于50%。这些低负债企业主要集中于经营历史悠久、现金流稳定的传统合资品牌及部分国有车企,它们通常采取更为保守的财务政策。例如,广汽集团2024年度的资产负债率即为47.6%,体现了其审慎的经营风格。
聚焦高负债案例:增长光环下的风险与转型阵痛
深入探究那些高负债企业,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行业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的复杂挑战。
以赛力斯为例,其在新能源市场高歌猛进,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高达182.8%,2025年4月销量再度实现13%的同比增长,但其资产负债率也随之攀升至87.38%。其年末应付账款高达685亿元,同比增长127%,显示出高速增长对营运资金的巨大需求。更深层次的风险在于,赛力斯在技术与销售上对华为的高度依赖,以及华为已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的背景,都可能加剧其高负债运营下的不确定性。
同样面临高负债困扰的还有奇瑞汽车,其负债率也达到了88.64%,快速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显而易见。即便是行业龙头比亚迪,其2024年负债率为74.64%,虽在2025年一季度降至70.7%,有所改善,但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车企的转型之路也因高负债而倍加艰难。众泰汽车的境况便是一个缩影,截至2024年末,其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惊人的93.33%。这与其早年间的激进产能扩张、后续产品竞争力持续下滑、研发投入骤降以及融资渠道收窄等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其湖州基地产能利用率曾一度不足30%,2024年燃油车销量遭遇断崖式下跌,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型也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放眼全球,国际头部车企如福特(84.27%)、通用汽车(76.55%)和大众集团(68.92%)的负债率本已不低。
相比之下,国内部分新兴车企如前述的奇瑞、蔚来、赛力斯,其负债水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明显的负债差异,其背后有多种原因,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化系统,都需要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尤其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和负债能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是选择激进扩张抢占市场,还是稳健经营保障现金流——也直接决定了其财务杠杆的运用程度。此外,不同的融资模式与产业合作方式也会对车企的财务结构产生影响,例如东风股份通过对负债结构进行优化,成功将其202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28%,便是一个例证。
魏建军的担忧,精准地指向了当前汽车行业部分企业可能存在的“过度被资本裹挟”“盲目追求市值与短期股价”而忽视商业基本规律的现象。他所强调的“任何商业都需要有利润、能赚钱、可造血、并持续投入才能得到发展”,在部分投资者看来,正是对当前行业部分浮躁心态的一剂“苦口良药”。
来源:新黄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