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驻马店要搞车展和动漫展联动的时候,我一个趔趄。
这是什么操作?这是什么脑回路?这是什么跨次元的闪电战?
我第一反应是,车圈真的不装了,彻底摊牌了。
以前还假模假样地谈谈技术、聊聊情怀、讲讲品牌故事,现在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了,直接一把梭哈,把二次元拉进来当气氛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车了,这是在举行一种非常赛博的献祭仪式,试图用年轻人最无法理解的方式,从他们口袋里掏出最后一个钢镚。
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只有一个:大家都不要活了。
或者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谓的“畅享国补 车耀国庆”,听着特别高大上,又是商务局又是工信局站台,感觉是天大的好事。
但你仔细品,最高2万的国补,叠加厂补。
这套路,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熟啊。
这不就是商场大促的经典玩法吗?先把原价拉到三体人都看不懂的高度,然后给你一张“满1000减5”的优惠券,最后你抱着一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回家,还觉得自己薅了资本主义的羊毛。
车企也是一个逻辑。
国补2万,听着很香,但你敢保证他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没把指导价往上挪一挪?
这操作,简直脏得优雅!
这已经不是价格战了,这是心理战,是认知战。他们攻击的不是你的钱包,而是你的判断力。他们就是要营造一种“今天不买,明天就亏了一个亿”的幻觉,让你在漫展coser小姐姐的加油声中,稀里糊涂地签下那份“8万3年免息”的合同。
你以为你买的是车,其实你买的是一种参与感,一种在大型荒诞行为艺术中扮演主角的错觉。
然后就是这个双馆联动,E馆车展,F馆漫展。
绝了。
我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
一个刚喊完“我愿意为Saber献出心脏”的中二少年,满脸通红,热血沸腾,一出门就被销售拉住:“兄弟,我看你骨骼惊奇,与这台纯电SUV有缘,要不要来一场人车合一的修行?”
另一个刚买完限量版手办,心疼得直哆嗦的死宅,还没缓过神来,就被塞了一张传单:“看看这智能座舱,内置爱奇艺,追番不卡顿,就像你的移动任意门,就问你怕不怕?”
车企这是开窍了,悟了,彻底颠了。
他们终于明白,跟年轻人讲什么扭矩、功率、百公里加速,都是对牛弹琴。
年轻人的世界观里,只有两件事:好看,和好玩。
把车展搞成大型庙会,把卖车搞成抽卡,把试驾搞成打卡集章,这才是这个时代的财富密码。
这是把汽车这种大宗工业品,强行降维打击成了快消品。
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时候省吃俭用买了个诺基亚,感觉能用一辈子,结果呢?时代的灰尘说来就来。
所以,汽车的未来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它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子茅台”。
讲真,我还是觉得这事儿有点魔幻。
车企现在的心态,就像一个走火入魔的修仙者,为了突破瓶颈,什么乱七八糟的丹药都敢往嘴里塞。
动漫展的流量,就是他们找到的最新一枚“大还丹”。
管它有没有毒,先吃了再说。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之前的竞争,大家还讲点体面,你降八千,我送保养,像两个武林高手在过招。
现在呢?
小米是直接把做蛋糕的师傅给绑了。
乐道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而驻马店这个操作,是直接把隔壁唱戏的班子请过来,在餐厅里一边唱《铡美案》一边让你吃饭,你吃不吃?你不吃也得听着。
最好的竞争,就是不按你的规则来玩。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有点刻薄了。
但没办法,现实比我写的还要魔幻。
你看,BBA、比亚迪、红旗,这些品牌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场玄学大戏。
会买BBA的人,你跟他聊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那个标,就是他的金钟罩铁布衫,是一种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会买比亚迪的人,就是掀桌子法则的忠实信徒,他们坚信技术和配置才是唯一的真理,品牌溢价都是狗屁。
至于红旗,那又是另一种维度的存在了。
现在,你让这群不同信仰的人,和一群信仰纸片人的群体,聚集在同一个屋檐下。
这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我不敢想。
我只知道,这比任何高大上的技术发布会有意思多了。
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什么?不是识别红绿灯,也不是躲避障碍物。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你让最强的AI来驻马店的街头跑一圈,面对那些不讲道理的电三轮和横穿马路的大爷,你看它CPU烧不烧。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决定一个技术牛不牛的,从来不是实验室数据,而是它能不能在驻马店这种最混乱、最真实的场景里活下来。
但能活,就是能活。
所以,驻马店这场双展联动的本质是什么?
是车企们不装了,摊牌了,它们用行动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不在乎什么品牌调性、用户画像了,我们现在只要流量,不惜一切代价的流量。
它们把近千款车型当成压缩毛巾一样摆在货架上,就等着二次元的圣水浇下来,看看哪一款能奇迹般地膨胀成爆款。
这是一种绝望的呐喊,也是一种务实的自救。
因为在“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里,体面是最没用的东西。
最后谁能活下来?
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驻马店的国庆节,一定会非常热闹。
这就够了,不是吗?
毕竟,对于一场大型表演性行为艺术来说,观众的尖叫,比什么都重要。加大,加大,必须加大。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