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

在2025年2月,一位兰州的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对其购买的魏牌蓝山Ultra版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花费了31.88万元,但仅仅使用了两个月,车辆就出现了减震异响的问题。尽管多次进行维修,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更令人沮丧的是,厂家与4S店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最终给出的答复是无法保证解决问题。这并非个案,2025年VV7车主也投诉车机黑屏,以及经销商使用旧配件的问题。如今,长城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魏牌正深陷产品频繁出现缺陷、品牌信任度崩溃的困境。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作为中国最早尝试进军高端市场的自主品牌之一,魏牌曾以“中国豪华SUV的先驱”自居。其在2018年销量突破13.9万辆的高峰。然而,仅仅六年后,其市场份额便从巅峰时期的0.5%滑落至2024年的不足0.1%。尽管魏牌新能源在2024年累计销售5.47万辆,同比增长31.55%,但这一增速若与行业内领军企业相比,则显得乏力。魏建军曾强调“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但现实是,长城汽车在2024年的总销量仅微增0.21%至123.3万辆,远逊于比亚迪、吉利等竞争对手的30%以上增速。魏牌的“高质量”增长表象,更像是一场数字游戏,难以掩盖其真实的困境。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需要更加警醒的是,魏牌的销售业绩严重依赖于单一车型蓝山。据统计,蓝山全年销量高达4.52万辆,占据魏牌总销量的八成以上。然而,对于MPV车型高山而言,全年累计销量不足5000辆,甚至在12月的单月销量仅达到418辆,在MPV市场的排名中位列第四十名。这种依赖单一车型的情况无疑增加了经营风险。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魏牌的产品危机早在2023年便已初露端倪。在当年8月,一位VV7车主在行驶过程中遭遇了车机黑屏故障。然而,4S店以部件短缺为由推迟了维修,最终虽然使用了旧件进行维修,但问题依旧存在,如色差和光斑。车主无奈等待了长达18个月,期间魏牌官方并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直至2025年2月,车主将问题投诉至媒体平台,此类案例揭示了魏牌在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方面的系统性短板。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在2024年9月的发布会上,魏建军指出公司产品没有问题,主要是营销手段有待提升。然而,同期市场数据显示,魏牌在2024年1至7月的销量同比下跌了8.75%,7月单月销量仅达到2765辆,同比暴跌58.43%。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魏建军关于技术问题的言论显得自相矛盾。在2024年10月,他声称中国电动车缺乏核心技术,电池技术源自美国,这一观点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批评,并与其一贯宣称的“技术领先”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言论对于魏牌这一试图进军高端市场的品牌来说,显然并不有利。在社交媒体和发布会上,魏牌以及长城汽车的管理层似乎更多地是在批评竞争对手,而非专注于自身的优势。例如,在魏牌蓝山发布会上,前总经理陈思英对新势力车企持贬低态度;坦克品牌总经理刘艳钊在发布会上对比亚迪仰望U8提出质疑;长城汽车CGO李瑞峰更是抛出了一系列争议言论。这样的做法无疑有损品牌形象,希望魏牌能够减少这些负面言论,以更真诚的态度面对消费者。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魏建军不仅亲自参与,还在2024年9月的央视直播中针对行业现状发表批评言论,指责“价格战恶意竞争”。而在10月接受新浪专访时,他又对中国电动车技术提出质疑,称其缺乏原创性。他的这些言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长城汽车似乎总是过于关注竞争对手的行为,频繁抱怨行业中的不规范、靠炒作博眼球的现象,给人一种自我陶醉的感觉,仿佛只有长城才是清醒的。按照这种观念,难道魏牌的销量不佳都是竞争对手的错吗?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长城汽车显得步伐迟缓。早在2016年,长城以董事长姓氏命名“魏派”,意图复制奔驰、丰田等品牌的成功模式。然而,这种“以姓氏定品牌”的决策过于冒险,给魏牌带来了过重的象征负担,限制了其创新的空间。虽然首款车型VV7凭借豪华配置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过度依赖传统燃油车路线的隐患在2018年开始显现。相比之下,吉利领克和比亚迪王朝系列在新能源市场上加速布局时,魏牌直到2021年才推出首款混动车型玛奇朵,错过了新能源市场的黄金发展时机。

品牌定位的混乱也是其面临的问题之一。长城汽车需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摆脱过于关注竞争对手的思维方式,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战略摇摆是魏牌转型迟缓的核心原因。截至2024年,魏牌的销量依然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型的占比不足40%,与同期比亚迪的100%新能源化相比,差距显著。更令人担忧的是,魏牌的品牌定位混乱,从“中式豪华”到“智能高端”,产品命名和营销概念频繁更迭,使用户认知模糊。行业分析师指出,魏牌每年更换一次品牌口号,却未能清晰传达品牌核心价值,导致消费者难以捉摸。

蓝山独木难支、高山月销418辆,魏牌高端梦再次破碎-有驾

魏建军为挽救局面付出的努力,反而凸显出他的战略焦虑。在2024年9月,他亲自为新款蓝山车型站台,并宣布了“三年重回巅峰”的目标。然而,新蓝山车型上市后销量迅速下滑,首月销量超过5000辆,次月便骤降至2000辆。这一急剧的销量下滑,反映出魏牌一直存在的“重营销轻产品”问题。当一款车型需要公司董事长亲自站台才能获得关注时,其品牌吸引力已近乎耗尽。

车叔总结:

魏牌若欲扭转乾坤,必须进行彻底的重构。这包括摆脱对“碰瓷营销”的依赖,正视产品质量问题;停止过度利用“掌门人IP”,建立基于用户价值的品牌故事;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开发出真正领先的技术方案。否则,这个以姓氏命名的高端品牌,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一个警示案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