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

寒冬腊月,上海的张女士坐在刚提的比亚迪元UP车里,手指冻得通红。她一边搓手一边抱怨:“欧洲版有方向盘加热,国内连选配都不给,这区别对待太明显了吧?”这条朋友圈瞬间炸出几十条回复,有人晒出海外官网截图,有人吐槽“国产车把好东西都留给老外”,更有车主直接@比亚迪官微质问:“中国人的手不怕冷吗?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方向盘加热引发的“南北战争”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最近,一组对比图在车友群里疯传——欧洲上市的比亚迪元UP高配车型,赫然标注着“方向盘加热”功能,而同款车在国内的配置表里,这项功能却神秘消失。更让国内车主心塞的是,海外版起售价约合人民币22.69万元,比国内贵了快一倍,但人家不仅配置更全,连座椅加热、电动折叠后视镜都成了标配。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这波操作直接捅了马蜂窝。北京车主老李算过一笔账:他在4S店加装第三方方向盘加热要花2800元,还得拆方向盘、破线路,搞不好影响质保。“比亚迪出厂就能装的东西,凭什么让我们自己折腾?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藏在配置表里的“双标密码”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翻看比亚迪近两年的车型布局,这种“海外特供”现象早有端倪。2022款汉EV创世版在国内要花32万买千山翠限量版才给方向盘加热,而同期的欧洲版汉EV,这项功能直接下放到中配车型。更夸张的是2025年新上市的元UP,欧洲版用“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组合拳对抗严寒,国内车主却连加热按钮都找不到。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技术工程师王涛透露,这种差异绝非偶然:“欧洲法规强制要求冬季用车体验,没加热功能根本拿不到补贴。国内没硬性规定,车企自然能省则省。”但车主们并不买账——东北老铁们集体晒出零下30℃的仪表盘照片:“欧洲才冷几天?我们这儿的冬天能把方向盘冻成冰坨!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一场价值五毛钱的“温暖博弈”

方向盘加热变海外特供!国内车主集体炸锅:比亚迪这操作太扎心?-有驾

方向盘加热到底有多贵?某供应链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单个加热模块成本约500元,加上线束、控制系统,整车成本增加不到800元。“比亚迪去年卖了302万辆新能源车,如果全系标配,一年要多花24亿。”

但这笔账消费者另有算法。哈尔滨网约车司机赵师傅举着冻裂的手诉苦:“我每天握方向盘12小时,冬天得贴暖宝宝开车。要是原厂带加热,每天多接3单就赚回来了。”更扎心的是,有网友扒出比亚迪海外宣传片——镜头特意给加热方向盘来了个特写,旁白强调“为寒冷地区量身定制”。

从电池到方向盘的技术“迷局”

其实比亚迪的“双标”早有预兆。当年力推磷酸铁锂电池时,王传福高调宣称“安全比续航更重要”,但转头就给海外车型装上三元锂电池。这次方向盘加热争议,不过是相同剧本的续集。

技术总监刘明辉解释:“不是我们不想给,而是国内消费者更看重续航数字。”他展示了一组实验室数据:开启方向盘加热每小时耗电0.15度,按上海波谷电价算,开8小时才花4毛钱。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成本,让车企在配置表上抠破了头。

车主们的“土味改造计划”

面对厂家的“高冷”,民间智慧开始爆发。淘宝上“比亚迪专用方向盘加热套”月销过万,郑州改装店老板张伟接了上百单生意:“最夸张的是个内蒙古车主,不仅改了方向盘加热,还自己加了座椅通风。”但这些野路子方案暗藏风险——有车主因私自改装导致线路短路,维修费比原厂选配还贵。

更有硬核玩家钻研起“技术流”。深圳极客老周在论坛晒出教程:用万用表测出方向盘游丝线路,接上PTC加热片,再刷机激活隐藏功能。“总共花了178元,但建议大家别学我,把安全气囊弄炸就完了。”

当车企遭遇“信任危机”

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更深层的行业矛盾。某新势力产品经理坦言:“现在车企都在搞配置军备竞赛,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吹得天花乱坠,结果用户最需要的方向盘加热反而要加钱。”

数据不会说谎:某汽车平台发起投票,83%的消费者认为“基础舒适配置比智能驾驶更重要”。更耐人寻味的是,比亚迪3月销量数据显示,带方向盘加热的车型比普通版溢价2万,但销量反而高出30%。

寒冬里的“温暖经济学”

在漠河开民宿的王老板有句名言:“在东北,方向盘加热比自动驾驶实用一万倍。”他的比亚迪汉EV每天要接送客人,冻僵的手指根本握不住方向盘。“后来花5000元改了原厂加热,客人都说这钱花得值。”

这种“温暖溢价”正在改写市场规则。沈阳二手车商老陈发现,带加热功能的新能源车比普通版多卖1.5万:“买二手车的都是老司机,知道什么配置真有用。”就连保险公司都来凑热闹——某公司推出“冬季温暖包”,加199元就保改装加热设备的风险。

谁在定义“中国人的需求”?

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议,比亚迪官方始终保持沉默。但内部人士透露,2025款新车型正在重新评估配置策略。“可能学习手机行业的做法,推出‘冰雪套装’作为选配。”

这场由方向盘加热引发的风波,看似是配置之争,实则是话语权之战。当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时,或许该听听河北车主老马的话:“我们把比亚迪当国货之光,别让我们在自家门口挨冻行吗?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