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最近的大新闻,不是谁又发了什么PPT神车,也不是谁家老板又在直播间里哭了,而是大换血。
讲真,叫“换血”都太温柔了,这根本就是一场大型的乾坤大挪移。一个月,48个高管,换了。这不叫人事调整,这叫大逃杀决赛圈,所有人都在找掩体,生怕下一个毒圈刷自己脸上。9大自主车企集体换防,连特斯拉奔驰都跟着凑热闹,就问你怕不怕?这已经不是内卷了,这是要把整个行业当压缩毛巾,使劲往水里按,看看最后能膨胀出个什么怪物来。
长安的阵仗最大,搞得跟秦王扫六合一样,一个月换了9位高管,几乎是把指挥部给重装了一遍。官方说法一套一套的,叫“将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关键的战场上”。讲真,这话说的,跟我每次整理冰箱时发的朋友圈文案一模一样,“让每一种食材都找到自己的归宿”。但最后结果呢?结果就是该烂的还是烂了,该找不到的还是找不到。这是一种典型的“仪式感自救”,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其实只是换个姿势等死。
比如把有海外经验的王辉调去管阿维塔,说是要支撑“一半市场在海外”的雄心。诶,这就很有意思了。这逻辑就像是我打游戏打不过,就觉得是鼠标不行,换个电竞鼠标就能上王者了。阿维塔的问题,真的是缺一个有海外经验的领导吗?还是说,它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领导能解决的?这种操作,更像是一种献祭,一种表演,表演给资本看,表演给市场看:你看,我们努力了,我们真的努力了。但能过,就是能过。不能过,换谁来都没用。
然后看广汽,广汽就更直接了,直接不装了,摊牌了。副总提前离职,退休高管被“请去喝茶”,据说场面堪比好莱坞大片,点钞机都干冒烟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种事儿吧,你往好了想,叫刮骨疗毒,清除隐患。但你往深了想,这说明什么?说明里面的脓包已经大到不挤就要爆炸了。现在挤,是为了接下来的硬仗。这才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先把自家餐厅里可能叛变的厨子和服务员全给爆了,哪怕今天不开张,也比明天被人从内部端了强。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反腐多厉害,而是我家楼下那家烧烤摊又涨价了,感觉生活处处是刺客。
相比之下,民营三强就显得“文雅”一些,更像是修仙门派内部的资源调配。比亚迪挖来斑马的CTO,补强智能座舱。这操作很实在,缺什么补什么,就像一个偏科生,数学不好就疯狂刷数学题,简单,粗暴,有效。吉利把极氪的大佬调去沃尔沃,这叫“自主反哺合资”,翻译一下就是,我大号练成了,现在带着小号刷经验。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合资品牌现在混得要靠自主品牌来奶,典中典。
最有意思的是小米,雷军老师是彻底悟了。他好像觉得造车跟集邮一样,缺个兰博基尼的设计师?挖!缺个法拉利F1的专家?挖!缺宝马的工程师?挖一窝!这已经不是在造车了,这是在炼丹,还是跨国炼丹,突出一个“大力出奇迹”。这种行为背后,是一种品牌玄学的极致信仰。雷军老师坚信,只要我把这些豪华品牌的人凑齐了,召唤出来的神龙,就一定能吐出豪华的龙珠。这是一种造车领域的玄学,跟苹果用户坚信下一代iPhone一定最好用是一个道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说白了,这种操作的风险在于,你请来一堆米其林大厨,最后可能做出来一盘麻辣烫,因为厨房的锅和灶,还是你自己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跳大神的,把车圈这点破事儿跟修仙扯到一起。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真有点那个味道?
理想也搞了一出大戏,智驾部门大重组,三大核心部门拆成11块。这操作就更骚了。这不叫重组,这叫“细胞分裂”。听上去是为了“更高的质量实现技术突破”,但从一个中年人的角度看,这就是典型的老板觉得下面人太团结了,必须把他们拆开,让他们互相卷,这样才能榨出更多的价值。一把子整活。这就像道诡异仙里的修炼法门,要想成仙,必先发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理想这是在用组织架构来修仙,够狠。
所以,这一轮车圈高管的集体迁徙,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所有人都慌了。
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新势力,不管是卖车的还是卖零件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之前的玩法不行了。市场不是存量竞争,是黑暗森林,你死我活。之前大家还讲点体面,现在不装了,直接开始肉搏。换人,只是肉搏前最基础的热身运动。就像两军交战前,先换几个将军振奋一下士气,但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后面的闪电战。
最终谁能赢?不是看谁的战略更牛,也不是看谁挖的人履历更亮。
而是看谁先第一个彻底不装了,掀了桌子,喊出那句“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在汽车行业的黑暗森林里,最可怕的不是猎人,而是那个第一个发疯的。因为一个疯子,可以让所有猎人都变成猎物。现在,大家都在换刀,都在磨刀,但真正恐怖的,是那个不准备用刀,而是打算直接引爆自己的人。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