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们,你们的福音来了!7月7日,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新规,要求车企自建的大功率充电桩须向所有品牌车主开放。这意味着,那些曾经只服务自家车主的专属充电桩,将变成公共资源,大家都能用!
打破壁垒,资源共享
过去,车企把充电桩当作“护城河”,只服务自家车主,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例如,理想超充站已建成2851座,小鹏充电桩也遍布420个城市,但闲置率却高达30%。华为600kW超充桩单台成本高达65万,仅靠自家车主充电,回本遥遥无期。
新规的实施,将打破这种封闭模式,让闲置的充电桩得到充分利用,变成真正的公共资源。车主们找桩更容易,充电体验也将得到提升。
车企转型,服务升级
面对新规,车企们需要调整策略,从封闭走向开放。虽然短期内会增加运维压力,但长远来看,开放共享将带来更多机遇。例如,充电站可以捆绑餐饮、零售等副业,将“充电半小时”变成“充电半小时经济”,创造新的流量入口。
小鹏汽车就是开放共享的先行者,其充电桩早已向全品牌开放,服务量中三成多来自其他品牌车主,运营效率反而提高了。蔚来汽车也开放了80%的充电桩,日均利用率高达75%。
行业变革,未来可期
新规的实施,将推动充电桩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竞争走向合作。国家电网、特来电等第三方巨头也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市场整合将进一步提升效率。
到2027年,全国大功率充电桩数量将突破10万台,配合高速服务区的改造升级,未来17分钟快充将普及,充电体验将接近加油。
打破壁垒,开放共享,是充电桩行业发展的然趋势。新规的实施,将为车主们带来更便捷的充电体验,也为车企们创造新的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充电比加油更方便的未来!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