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

现在智界这事儿真是沸沸扬扬,不光业内关注,连不少普通网友都在讨论,毕竟华为和奇瑞强强联合,大家都盼着中国新能源车能出个大爆款。

这次不光是车本身,连人事变动都成了焦点,赵明、赵长江这两位业内大咖传闻要进智界,网友们都忍不住问:智界是不是缺一个能带队冲锋的大将?

我看啊,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机会。

先说说赵明和赵长江这俩人。

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有驾

赵明之前带荣耀手机做到年销五千万台,这是实打实的狠人,懂品牌、懂市场、更会打硬仗;赵长江在比亚迪腾势那边带队把D9做成高端MPV爆款,同样是有实绩的执行派,这种人放在哪个企业都是宝贝疙瘩。

最近两人“被加盟”智界的消息一出,不管真假,侧面说明了行业对于智界的期望,甚至把对智界突破的希望寄托在人才上。

其实呢,车圈跟手机圈、科技圈一样,到了关键时刻,谁能带队解决难题、凝聚团队、冲到市场前头,谁就是“能打”的指挥官。

再看看智界这两年实际发展,真是一波三折,跟坐过山车似的。

去年刚推出新品牌,智界S7首发时人气很高,订单量也漂亮,谁想到碰上芯片缺货、工厂搬迁,交付迟缓,丢了不少好机会。

市场就是这么现实,错过了窗口期,用户就被小米吸引过去了,同类型的小米SU7上市抢了不少风头。

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国产品牌在快速迭代里,谁的速度更快、资源调度更稳,谁就能抢占先机。

智界S7两次发布,终于恢复正常,但市场风水轮流转,哪有那么多时间等你调整?

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有驾

后面智界R7上市,总算是把品牌拉回了正轨,这车销量还不错,大定过八万台,说明产品力还是有的,用户也愿意买单。

再加上找了刘亦菲做品牌大使,明星效应带动了一波话题和关注度,这种打法在互联网和消费品圈早就玩得风生水起,车企跟上节奏也挺好。

到了今年,小米又推新车,智能化和品牌营销都玩得溜,智界只能跟着出新款,短时间内大定突破三万八,体现出产品有竞争力,但月销量始终没破万,这对如今的行业来说还不算爆款。

所以智界现在很清楚,必须在接下来SUV和MPV领域再发力,用新品拉动整体销量,不然就容易陷入“行业二线,品牌难突围”的尴尬局面。

说到底,智界背后是两大巨头合作,华为带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奇瑞负责制造和供应链。

合作初期,难免有磨合问题,资源调度、产能分配、研发团队都得协调。

其实这事儿不是第一次发生,国内合资或者跨界合作,前期总是有一段“内部打架”,谁的项目优先、谁分的资源多,都得博弈一阵。

尹同跃作为奇瑞董事长,这两年公开场合不断夸华为、余承东,就是在给合作定调,也在安抚外界和内部团队。

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有驾

直到今年8月,双方签了品牌战略2.0协议,投了上百亿、研发团队涨到五千人,还成立了独立的新能源公司,意思很明显:以后智界是华为主导,奇瑞全力支持,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大家放开手脚干。

这种变化其实挺关键,之前内部不顺畅,品牌死活推不起来,现在顶层设计落地了,智界有机会冲一把。

不过,说到底,车企拼的是综合能力,你有华为的技术,奇瑞的产能,还得有人把这些资源拧成一股绳,真正把产品卖出去,做成爆款。

现在智界研发、营销、生产都有各自负责人,但外界还是在问:你们有没有一个能带队冲锋的“指挥官”?

为啥这么问?

一是之前磨合问题太明显,说明管理层协调还不够顺畅,二是品牌2.0升级后投入这么大,没人拍板决策,容易资源分散,三是用户认知跟着人走,一个有号召力的品牌领导者可以大大增强外部影响力。

看看赵明、赵长江,都是带队攻坚、市场一线拼杀的老将,微博粉丝几百万,不光业内认可,普通用户也买账。

如果真能来一个这样的人,肯定对品牌有提振作用。

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有驾

不过,换个角度看,智界现在最缺的不是单纯的“网红高管”,而是能实际推动战略落地的人才。

汽车产业链条长,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品牌营销都得管,尤其是智能化、电动化这么激烈的赛道,技术更新快,用户需求变得也快,团队协同、决策效率、执行力哪项不重要?

现在管理团队已经搭建起来,余久锋任总经理,朱小冬管研发,王磊管营销,他们都是业内老兵,经验不缺,但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爆发力,还得靠一把手拍板、带团队冲锋。

尤其是等SUV、MPV新车型上市,竞争更加激烈,品牌定位、营销策略、渠道管理、用户服务都要跟上,谁能把这些串起来,谁就是“能打”的指挥官。

大家为什么对智界这么关注、这么期待?

归根到底,是看好中国新能源车的未来,看好华为和奇瑞能做出点事。

现在国内车市洗牌越来越快,新能源车企一茬接一茬,有的品牌突然爆红,有的昙花一现。

小米一年爆发,问界两年做到了销量前三,谁能保证下一个不是智界?

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有驾

所以,业内和用户都把希望寄托在“新指挥官”身上,希望他能带队解决实际问题,让品牌真正爆发。

其实,这也是整个中国车企转型升级的缩影,软件和硬件都得跟上,技术和供应链都得强,还要有能打仗的团队和领导者。

没有哪一步可以省,谁能把这些要素集合好,谁就能在市场上冲出来。

现在智界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纯血鸿蒙时代”,华为技术和生态全面进驻,奇瑞全力支持生产制造,资源、资金、团队都有了,下一步拼的就是谁能把这些优势变成用户认可、市场份额和品牌力量。

这个过程中,团队执行力、系统协同、品牌影响力、用户服务都缺一不可。

尤其是等到SUV、MPV新车型上市,直接面对高端市场和家庭用户,考验就更大了。

市场不会给你太多时间,谁动作快、谁反馈快、谁渠道强,谁就能抢到更多用户。

这个时候,一个能带队冲锋、能协调内部、能对外发声的指挥官就显得尤为重要。

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有驾

我们都知道,技术、产品、资源都是基础,但行业洗牌到最后,拼的还是人。

一个能带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一个懂市场、懂用户、懂团队协作的人,能让企业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带领大家冲锋。

其实,这也是现在智界被外界反复讨论“是否需要一个能打指挥官”的核心逻辑。

大家不是没信心智界能做好,而是希望能看到更强的执行力和冲击力。

中国车企有技术、有产能,也有市场,但想要做成世界级品牌,必须有一批能打的团队和带队人,这是行业发展到现在的最大认知。

当然,签约只是第一步,战略落地才是关键。

智界现在有了新公司,有了大投入,有了大团队,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炒人设,而是把每一步做好,让新车上市、销量爆发、品牌力提升,形成正循环。

等到SUV和MPV新车型陆续上市,渠道、服务、营销都跟上,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爆款。

赵明加盟智界,赵长江加入,指挥官角色成关注点-有驾

其实,这就是中国车企的集体课题,谁能把资源优势变成实际销量,谁就能带动行业向前。

智界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节点上抓住机会,把品牌做大做强,让用户买单。

说到底,智界的发展还是得靠实际行动,市场不会给你太多耐心,用户也不会听你太多解释。

现在资源有了,人也有了,下一步就看谁能带队冲到市场前头。

赵明、赵长江这样的人如果能进来,当然是锦上添花,但就算不能,智界也要靠现有团队把握机会,拿出实绩。

中国新能源车已经到了拼执行力、拼团队、拼综合能力的阶段,谁能做出爆款,谁就能带领行业往更高处走。

总之,我觉得,中国车企和智界能不能真正崛起,不在于一个人能不能来,而在于大家是不是把事情做好。

只要有能带队冲锋的人,有执行力强的团队,技术和资源跟上,市场自然会给你机会。

现在智界已经进入新阶段,就看他们能不能抓住机会,做出大家都认可的爆款。

行业已经给了舞台,剩下的就是比拼谁能把握住舞台。

智界要加油,中国车企也要加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