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从不彩排,日日皆是现场直播。
驾照这码事儿,说来也玄妙,不大不小,却足以在每个经历者心湖上投掷涟漪。它犹如我们凡夫俗子初入社会这浩瀚森林,第一个必过的关卡。科目一的条文森严,背得人两眼发直;科目二的倒车入库,练得人顿生虚无;至于科目三的路考,更是手心汗湿的终极考验。多少昔日意气风发的少年,偏偏折戟于这“一把过”的憧憬。然而,近来有业内高人——驾校教练——出面道破天机:那些能一举功成的学员,身上确有异禀。这便引人遐思,究竟是何等“禀赋”,让他们坦途一路,轻而易举便将驾照收入囊中?
教练所言,寥寥三点,却字字珠玑,直抵症结。“手脑并用”、“胆大心细”、“良师指路”,听来是否皆是经验之谈?“手脑并用”之说,确是真理。学车,岂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唯有亲身操持方向盘,细品离合器之轻重,感受油门刹车之进退,方能融会贯通,将动作刻入肌理,化为本能。然“死练”亦非上策,犹如某些学员,倒库千遍,临考却如坠五里雾中。究其根源,乃未曾深究其理。他们不知倒库精髓何在,不明车身与库线之玄机,仅循规蹈矩,机械重复。一旦遭遇微坡或线迹变幻,便立时手足无措。故而,那些“一把过”的翘楚,不仅勤于操练,更能在实践中不断思辨,自成一套“武功秘籍”。
再论“胆大心细”。此四字箴言,不独学车,凡事皆可适用。学车之道,首在敢于尝试,切忌畏首畏尾。教练指点倒车,你若连方向盘都不敢轻触,何谈进益?然而,徒有胆量亦不足恃,更需心细如发。科目二诸般项目,S弯、侧方停车,哪一项不需你将细节研磨至极致?方向盘回正之瞬,离合器释放之巧,稍有差池,便可能兵败垂成。犹记吾友,科目三一路驰骋,却在靠边停车之际,因微末之差压线,功亏一篑。此非典型的“有胆无细”乎?日常驾车亦然,超速闯灯,固然“胆大”,然一旦铸成大错,又岂是“大”字所能概括?
至于“教练好,会指导”,此言正中心坎。得遇良师,学车之路方能事半功倍。现今驾校教练良莠不齐,或性情暴躁,动辄训斥;或敷衍了事,恨不得你速速离去。然真正之良师,绝不藏私,必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他们或对你之谬误“斤斤计较”,乃至“吹毛求疵”,然此皆为汝之安危计,为助汝顺利取证也。吾有旧同事,初寻一教练,苦练半载而未得其要;后更弦改辙,遇一耐心教练,字斟句酌,无微不至,未几便顺利过关。试问,教练之功绩,岂不大哉?
然而,教练所揭之三点,果真是驾考“一把过”的全部奥秘吗?吾以为,其背后尚有深层之思。譬如,我们深陷的“成功焦虑”。当下社会节奏疾速,人人皆渴望速成,期盼即刻获得回报。考驾照亦然,恨不能今日报名,明日便手执驾照。此种急切功利之心态,有时反而阻碍我们前行。再如,教育资源之公平性。虽言“用心则能过”,然优质教学资源,果真能惠及每一个人乎?某些学员,或因经济拮据,仅能择“廉价”驾校,而此等驾校之教练水平又良莠不齐。此非一种无形之壁垒乎?
试想那些为节省开销,不得不奔波于练车场与生活之间,辛劳付出的工薪阶层;再思那些因年岁稍长,学习能力或不及年轻人,却又急于考取驾照的“大龄学员”。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或许远超那些“一把过”的幸运儿,然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这仅仅是他们不够“手脑并用”或“胆大心细”吗?
诚然,吾等并非否定教练之总结,此等特质确实至关重要。然吾等更应洞察,个体努力之表象之下,往往潜藏着制度、资源与环境之支撑。考取驾照,乃吾等走向独立驾驶之首步,亦为社会生活之缩影。吾等期望每一个人皆能顺利通过驾考,皆能掌握一项保障出行之技能。此非仅个人之事,更需整个社会深思:如何提供更为公平、优质之教育资源,如何让每一个为之奋斗之人,皆能获得应得之回报?
故而,当你目睹他人“一把过”之时,莫只聚焦于其“特质”,亦应思考其可能拥有的那些,你未曾察觉的“优势”。而对于那些仍奋斗于驾考之路的学员们,亦不必心灰意冷。纵使未能“一把过”,亦勿忘调适心境,砥砺前行。毕竟,每一次的挫折,皆是为下一次的辉煌铺路。吾等凡人,不皆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继而趋于成熟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