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深夜的加州,当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说出"将大幅减少政府工作"时,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突然意识到:这位曾把火箭送上天、把比特币炒上天的流量之王,这次可能真的玩脱了。
#关税战十日谈#71%的净收入断崖,不仅是数字的坍塌,更像是给新能源造神运动敲响的警钟。
数据显示,特斯拉在欧洲的溃败远超想象:德国市场62.2%的暴跌,就像一记重拳击碎了"全球化车企"的招牌。更讽刺的是,这个曾被马斯克称作"第二故乡"的市场,如今正用脚投票抵制其政治投机。就像德国《商报》评论的:"当企业家变成政客,工厂流水线就变成了选票筹码。"
这场危机早有端倪。当马斯克高调加入特朗普的"政府效率部"时,中国宁波的拓普集团却在默默扩建机器人部件工厂。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测试的500台人形机器人已全部采用中国供应链——这恰好印证了中国古话"闷声发大财"。反观马斯克的政治秀,不仅让特斯拉陷入关税博弈的泥潭,更让其背上"政治车企"的骂名。
丘吉尔曾说"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非终结"。当马斯克宣布聚焦机器人研发时,特斯拉的股票奇迹般反弹8.6%,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给出答案:企业家终究要靠产品说话。不过,宁波工厂传来的机器轰鸣声提醒我们,在全球化供应链的棋局里,押注单一市场的时代早已终结。
马斯克这场"用政治流量换商业利益"的豪赌,终究应了《孙子兵法》里的警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当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贡献着全球过半产能,当中国供应商掌握着机器人核心部件,这场围绕关税与流量的博弈,或许从开始就注定是场不对称战争。毕竟在商业世界里,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在华盛顿的办公室,而在工厂车间的螺丝钉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