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缺肉身,广汽缺灵魂:一场“灭霸级”联姻,要把谁卷死?

最近互联网大厂和传统巨头们,特喜欢搞联名。搞得好像只要俩名字印一块儿,就能召唤神龙,原地飞升。

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大部分联名,与其说是强强联合,不如说是两个落魄户抱团取暖,指望用对方的体温,熬过这个冬天。你以为是倚天剑配屠龙刀,结果是两把生锈的菜刀互相比划,叮叮当当,火星子没有,铁锈掉一地。

直到华为和广汽把一个叫「启境」的新玩意儿扔到桌上。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因为它闻起来,不像是一场为了发公关稿的商业互吹,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灭霸级”联姻。

华为和广汽的这次合作,不是简单的“你出技术,我出工厂”的KTV式合唱,而是直接把两家公司的基因敲碎了,扔进一个叫「启境」的搅拌机里,试图搅出一个谁都没见过的新物种。

要理解这场联姻的含金量,就得用第一性原理去扒它的底裤:这俩巨头,不这么干,会死吗?

答案是,虽然不至于立刻死,但都活得很难受。

先看华为。

这几年华为造车,更准确地说是给车“注入灵魂”的业务,走的是一条“广撒网,多敛鱼”的路子。从小康这种求生欲极强的伙伴,到奇瑞、北汽这种地方豪强,华为把自己的技术打包成不同的套餐,卖给不同的车企。

问界系列算是跑出来了,证明了华为这套“灵魂”确实好卖。但问题也来了,合作伙伴的制造能力、品控水平、甚至企业文化,都参差不齐。这就好比你是个顶级的米其林大厨,做了一锅顶级的佛跳墙汤底,结果合作的餐厅拿个塑料碗给你装着卖,还时不时掉根头发进去。

这会严重稀释华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高端品牌形象。你卖着上万的手机,背着国货之光的盛名,结果合作的车三天两头出点小毛病,用户骂的不是车企,是你华为。

华为缺肉身,广汽缺灵魂:一场“灭霸级”联姻,要把谁卷死?-有驾

华为的痛点是什么?是它的“灵魂”太强,但能配得上它,并且能让它深度掌控的“肉体”太少。它需要一个不仅能打,而且听话,还能大规模、高品质稳定生产的顶级肉身。

再看广汽。

广汽在燃油车时代,那是妥妥的人生赢家。靠着跟丰田、本田的合资,躺着就把钱挣了,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自主品牌传祺和埃安也搞得风生水起,尤其埃安,一度是网约车市场的神。

但时代变了,朋友。

新能源的浪潮打过来,不是请客吃饭,是直接掀桌子。用户买车的逻辑彻底变了,以前看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现在看的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续航和充电速度。

这就让广得一手好牌的广汽非常尴尬。它的制造功底、品控体系,绝对是国内顶级的。这就像一个内功深厚的武林高手,拳脚功夫炉火纯青,结果对手全换上加特林了,你刚摆好架势,对面已经“哒哒哒”一梭子过来了。

华为缺肉身,广汽缺灵魂:一场“灭霸级”联姻,要把谁卷死?-有驾

广汽的焦虑是什么?是自己的一身横练筋骨,在新时代有点卖不上价。它需要一个科技“外挂”,一个能让消费者瞬间“哇塞”的智能大脑,来武装自己强大的肉身,把品牌价值重新拉回牌桌的中心。

看明白没?

一个有顶级灵魂,缺顶级肉身。一个有顶级肉身,缺顶级灵魂。

这俩凑一块儿,不是为了搞什么战略协同,也不是为了讲什么资本故事。

他们图啥?

图个活命,顺便把别人都卷死。

所以,「启境」这个项目的玩法,从根儿上就跟别人不一样。

不是“合作”,是“合体”。

报道里说,双方是“深度共创+融合运营”,合署办公。这词儿听着挺官方,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华为直接派了一支嫡系部队,进驻广汽,从产品定义、研发、生产到营销,手把手地带着广汽的人一起干。

华为缺肉身,广汽缺灵魂:一场“灭霸级”联姻,要把谁卷死?-有驾

甚至把华为那套让对手闻风丧胆的IPD/IPMS工作体系都给搬过来了。这套东西是华为从IBM那儿学来,又用自己三十多年的狼性实践魔改出来的项目管理圣经,核心就是“快种快收”,把一件事从想法到变现的周期压缩到极致。

你以为这就完了?

当然不。这只是开胃菜。

真正的杀招是什么?

是把华为那套以用户需求为起点的产品开发逻辑,直接灌进传统车企的经脉里。

传统车企造车,是工程师主导,我有什么技术,就给你造什么车。而华为的逻辑是,用户需要什么,我就想办法给你搞出来。这两种逻辑,出来的产品完全是两个次元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说,华为几乎是把全套流程“喂到嘴里”,广汽要做的,就是张开嘴,把它消化掉,然后用自己冠绝行业的制造能力,把这些疯狂的想法,变成一台台质量可靠、成本可控的量产车。

这就像什么?

就像一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很多车企的“智能”,就是那份P过的写真,而华为想做的,是深入到细胞层面,把广汽的“肝功能”彻底改造了。

华为缺肉身,广汽缺灵魂:一场“灭霸级”联姻,要把谁卷死?-有驾

这种合作深度,直接把友商们都看傻了。

因为汽车这个行业,链条太长,水太深,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永远隔着一堵墙。大家都是在商言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也不会把自己的核心机密掏给对方看。

而华为和广汽这次,约等于把墙推了,俩人光着膀子在一个屋里研究怎么造一个最牛逼的炸弹。

这种互信和决心,带来的效果是1+1远大于2。

广汽28年积累的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能力,能瞬间把华为那些酷炫技术的落地成本打下来。以前问界被吐槽贵,一部分原因就是早期合作伙伴的规模和议价能力有限。但广汽是谁?那是每年产销几百万辆车的主儿,它去跟供应商谈价格,博世大陆都得敬它三分。

华为缺肉身,广汽缺灵魂:一场“灭霸级”联姻,要把谁卷死?-有驾

成本下来了,品质上去了,华为的智能化体验还是顶级。这车扔到市场上,竞争力会有多恐怖?

这就好比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当新势力们还在为产能和品控焦头烂额,为现金流夜不能寐的时候,「启境」这个选手,肌肉是广汽练的,脑子是华为装的,兜里揣着两家母公司的钱,直接跳上擂台,指着所有人说: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得换个活法了。

华为缺肉身,广汽缺灵魂:一场“灭霸级”联姻,要把谁卷死?-有驾

所以,别再把「启境」看成一个简单的新品牌。

它是一个信号,一个汽车行业旧秩序被打破,新物种即将登场的信号。

它也是一个范式,一个科技巨头和制造巨头,如何放下身段,彼此成就,共同对抗时代不确定性的终极解决方案。

至于这个叫「启境」的孩子,未来到底能不能成?

这谁也说不准。毕竟创业这事儿,不是风口,是火山口,跳进去大概率不是起飞,是变成一个熟人。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华为和广汽这两个名字绑定在一起的时候,整个牌桌上的玩家,都得重新计算一下自己手里的牌了。

因为狼,这次真的来了,而且是骑着大象来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