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真“智”吗?这话问出来,估计最近哪吒的车主们最有体悟。五一长假,本该是纵情山水的好辰光,愣是被哪吒汽车App这茬“断网惊魂”,活生生变成了人在囧途的剧本。
起初,我还当这是哪个段子手杜撰的桥段。App宕机,远程操控尽失,官网也跟着“查无此人”,最终真相竟是——欠费停机!就为了那区区几十块的流量费,让天南海北的车主集体懵圈,这波操作,简直是把“智能”二字按在地上摩擦起电花。
现如今,共享单车都晓得自动续费,一个顶着“造车新势力”光环的企业,居然绊倒在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坎儿里,说给谁听都觉得匪夷所思。有码农朋友戏谑,这事儿但凡有个欠费预警机制,也不至于酿成全国性的大瘫痪。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就App抽风了吗,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可你设身处地想想,如今的智能汽车,App和车机系统堪比车主的“第二条命”。没了App,远程指令失效,车辆信息无从查阅,甚至连车门都难以开启,这跟驾驶“老头乐”又有何异?
更令人泄气的是,这并非哪吒头一遭掉链子。年初一月官网“猝死”半天,四月又来一出App“失联”,一次尚可归咎于偶然,两次就难逃“事故”之嫌了。遥想当年,2022年哪吒的销量可是力压“蔚小理”,如今这三番五次的翻车事故,真是让老车主们扼腕叹息,直呼“请了尊瘟神”。
摊开哪吒的财报,更叫人脊背发凉。2023年销量断崖式下跌40%,这已是雪上加霜,2024年还被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天眼查数据昭示,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新增8条限制消费令,甚至连员工社保都开始展缓缴纳。新帅方运舟履新后虽力推债转股,但从这次流量欠费事件观之,其内部管理之颟顸可见一斑。
事态演变至此,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纰漏,而是管理上的疏失,乃至更深层次的战略性误判。当下新能源车企,无不在竞逐智能化、角逐自动驾驶,然而智能化并非靠几个花哨的功能堆砌而成,而是要仰仗稳定可靠的服务做基石。
反观蔚来,死机了二话不说免费更换硬件;小鹏系统偶发故障,直接奉上积分作为补偿。再瞧瞧哪吒,出了问题连声正式的歉意都吝于表达。这番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有车主愤懑地表示,当初相中哪吒是图其性价比,如今才顿悟便宜无好货。连最基本的信息化服务都无法保障,还谈什么智能汽车?
这话,或许正中许多新势力车企的软肋。大家都在埋头钻营营销、卯足劲儿搞宣传,一心想着如何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却忽视了最根本的用户体验。这种重营销轻运营的模式,好比在沙滩上筑高楼,再华丽的外表,也经不起潮水冲刷。
归根结底,造车绝非一锤子买卖,卖出去不过是开端,售后服务才是制胜之道。倘若连基础服务都无法做好,再炫酷的自动驾驶技术、再流光溢彩的车机屏幕,都不过是镜花水月,徒有其表。
是以,这次哪吒汽车的“断网风波”,与其说是技术故障,倒不如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警钟长鸣。智能汽车的竞逐,不仅仅是技术参数和配置清单的比拼,更是服务质量和用户口碑的较量。
现在回过头来看,哪吒汽车昔日的赫赫战功,多少带着些许虚火的味道。销量固然举足轻重,但用户口碑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倘若连用户都无法维系,再亮眼的数字也终将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至于哪吒是否还有翻盘的机会?依我看,关键在于其能否真正将用户置于首位,能否将服务做到极致。倘若依旧执迷于依靠营销和低价来博取眼球,恐怕难以摆脱困境。诸位看官意下如何?不妨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