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八九十年代的老卡车,你开过几种,又认识几种呢?这些老车在许多人心里可是经典中的经典!它们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当年被称为“神车”绝对是实至名归。老司机们开这些车时的感觉特别,尤其是那喇叭声,到现在还让人怀念。这些卡车也成为了许多司机师傅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
老式的解放牌CA10B卡车
解放牌卡车最初是根据美国的万国牌卡车制造的,经过战争时期辗转到了苏联,再由苏联引入中国开始生产。解放CA-10B的档位排列是前面有2、5、1档,后面则是3、4档加上倒车档。驾驶这辆“大解放”并不难,但下坡时的换挡操作却是个挑战。有一个操作口诀可以帮助掌握换挡技巧:左脚迅速松开离合器,听到发动机声音变化和车身震动时稍微停顿,右脚平稳加油门,左脚慢慢松开离合器,让车平稳前进。当卡车载重爬坡需要减档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车向后滑。
在七八十年代,我经常驾驶解放牌汽车。那时候的司机不仅要会开车,还得会修车。比如换灯泡、装小零件这些小事,根本就不算修车。只有会更换喷油嘴、调整发电机或者是换各种皮带,才算得上会修车呢。
卡玛斯卡车是一种大卡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
卡玛斯这辆车很不错,出自苏联之手,发动机既耐用又有劲,不过油耗有点高,有时候还会漏油。它可以装载重达13.5吨的货物,加速性能也挺好!
卡玛斯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车型。开起来特别轻快,比斯太尔小一点。车身钢材质量很好,拉矿石半年后,原装的青专斯太尔货箱挡板都快散架了,但卡玛斯依然平整完好,没有问题。而且它能边举升货斗边行驶,方便晾晒和摊铺湿货,斯太尔只能停下来举斗,无法同时完成两项操作。部分卡玛斯自卸车货斗还有废气加热功能,能防止冬季湿货粘连斗壁。在做工和设计上,卡玛斯应该比斯太尔更好,只是车身小一点。
斯柯达706RT
斯柯达卡车是在捷克制造的,706RT这款卡车装有六缸柴油发动机,最大载重量是8吨。这款车其实是国内黄河150卡车的原型,是在“706R”的基础上改进制作的,采用了经典的“平头”设计。捷克斯柯达和苏联的嘎斯卡车都曾在我国留下过深刻的影响。然而,苏联和东欧的卡车在中国的路况下不太适用,常常遇到动力不足、操作复杂的问题,超载时刹车效果也不好。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卡车进入中国市场,人们才见识到那些不容易出故障、开一整天都不觉得累的车辆。
三菱T850这款产品
三菱T850搭载了6D22发动机,并使用了气助力的油刹系统。开过这款车的人都知道,它是一款全进口、配有空调的卡车。这辆车不仅速度快,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很少出现问题,质量非常可靠。
这款车型的仪表台、方向盘和驾驶室设计真是漂亮极了!它还配备了排气制动,可以显示车头未锁、车门未关紧、刹车片过薄、进气量过低或空滤过脏等状态的指示灯。其他功能我就不太清楚了。这辆车确实经典,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是我开过的车中最印象深刻的,发动机的轰鸣声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那时候的车就有自检功能,一旦某个系统出现问题,驾驶台仪表就会亮起警示灯,相当智能。冬季启动柴油发动机时,预热三秒就能成功,真是神奇!
日产的UD重型卡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东风日产柴在杭州组装了一款经典的重型货车,这款车型在当时备受瞩目。它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双桥设计,另一种是单桥设计,主要用于运输大型设备,深受石油勘探局和钢铁公司等单位的喜爱。这款货车性能非常强劲,尤其在珠三角和广西玉林地区非常常见。到了九十年代,这款车的运输费用几乎是当时东风车的三倍,可见其价值和性能的出色。当时,日系品牌如日野、五十铃、三菱和UD等,都是顶级的存在,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工业巅峰。有人感叹,即使现在的中国再努力一百年,可能也难以打造出兼具工匠精神和高品质的车辆。这款货车当年走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它的身影曾出现在许多重要的工程和运输场景中,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有一款纯天蓝色的尼桑UD卡车,质量非常好。但是,一旦出现故障,很难找到正宗的原装进口配件。再加上这类车型保有量不多,而且国内的东风、解放等品牌也开始引进平头驾驶室和康明斯发动机等先进技术,这款卡车逐渐被淘汰。如果汽车是私人财产,不强制报废且能永久使用,只要不超载,再备些配件,这款车完全可以继续在道路上行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