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在消失?特斯拉30秒下线新车,数智化让管理成本猛降

传统企业在消失?特斯拉30秒下线新车,数智化让管理成本猛降

你敢信吗?

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的总装车间,一辆新车出产只花了不到一分钟。这样的速度,放在十年前的老牌汽车企业里,大概只有科幻片才敢拍出来。

再看看仓库这边,京东亚洲一号仓库早就不是几十个人埋头苦干、熬一天才能搞定几万单那种场景了。全自动设备顶上去,百万订单随便应付。

这些年“传统企业要被淘汰”的声音没断过,但仔细想想,不是所有公司都不行,而是那些没有跟上数智化节奏的开始掉队。

传统企业在消失?特斯拉30秒下线新车,数智化让管理成本猛降-有驾

大企业玩数智化,不止是买点机器或者装几个系统那么简单。真正厉害的是能把管理成本压下来,把效率翻倍提起来,这才叫关键。

传统企业在消失?特斯拉30秒下线新车,数智化让管理成本猛降-有驾

说白了,每个公司折腾这些技术最终目的就三样:多赚点钱,比同行强一点,还能活得久一些。

怎么做到这三件事?其实有四条路,每一条都有实打实案例撑腰。

产品和服务创新先摆出来。在过去,“卖东西”就是一次性的锤子买卖,现在有了数据和智能技术之后,“产品”变成持续赚钱的小帮手。例如很多工业设备商,以前客户只能咬牙买整台机器,如今加个物联网传感器,就可以实时监控运行状态,然后推“按使用付费”,用多久算多少钱。这对客户来说轻松不少,对厂家也不只是靠卖货吃饭,还能靠维护和数据服务不断回血。有些国内机床厂商就是这么玩的,客户流失率直接少掉30%左右,营收也稳住了脚步。

传统企业在消失?特斯拉30秒下线新车,数智化让管理成本猛降-有驾

业务模式更新也是硬菜之一。市场变化太快,用老办法抓机会基本等于慢半拍。现在研发环节改得飞起,以前画图做原型,一个团队聚一起磨好几天;现在云协同平台上线,无论人在北京还是广州,都能同时在线改设计,再用虚拟现实测试方案,不需要反复做实体模型,整个周期缩短了一半。一家服装企业用了智能采购平台后,根据历史销售数据与市场需求精准预测原材料采购量,还给供应商分级管控风险——结果库存周转率提升到以前的1.4倍,再不用天天清库存打骨折价促销抢生意。

至于管理方式,说难听点,有些大公司的部门层级多到信息越传越乱,本来一个决策拖着拖着就变味儿了。但数智化这一套让事情变简单,比如某央企试过“战略-预算-考核”闭环系统,把集团的大目标拆解到每个小组甚至每个人身上,全流程数字可查、有问题马上预警调整,他们战略目标达成率两年都稳定超过九成,比不少竞争对手靠谱许多。另外职能共享中心也是绝招之一,从前各业务单位自己养财务人事团队又重复又浪费资源,现在建个集团级共享中心,让报销招聘统归统一处理。有家公司这么干以后,会计凭证处理速度翻四倍、错误率从7.2%狂降到0.5%,一年采购省下近10亿元,这账怎么算都值回票价吧?

传统企业在消失?特斯拉30秒下线新车,数智化让管理成本猛降-有驾

工作方式上的改变大家体会最直观。从每天坐班看邮件开会,到如今云协作工具普及,在家办公也照样高效沟通。不仅如此,各类自动化流程替代人工操作越来越常见,例如财务记账或仓库盘点,以往都是人工慢慢核对,现在全靠软件跑数据自动录入校验,就连像京东物流这种体量的平台,也靠智能分拣机器人把订单处理速度提高五倍以上,而且极少犯错。今年八月,一家本土家电生产线引进最新自动设备,本来二十个人盯一条流水线,如今只剩三个员工监管机器即可完成任务,总体生产效率暴涨120%,而且产品不良率由1.5%降低到了0.2%。

说到底,这些所谓高科技,其实离普通人并不远,就是解决实际麻烦的一堆工具罢了。如果真心想让自己的产品受欢迎、业务运转顺畅、领导者更省心,同时还希望员工别累坏身体,多琢磨一下怎么用好数智化准没错。从小处试水未尝不可,只要肯动起来,很快效果自然显现出来。

未来几年谁把这套玩法摸透,用好了的人一定不会被市场甩出去,还有可能迎来新的增长爆发口。而时代换挡已经很明显,公司该学的新技能不能偷懒,该升级的时候不能犹豫。“助推器”这个词虽然听着官方,其实背后的意义挺接地气——谁走得快谁赢得爽,没有什么复杂道理可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