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杀疯了”!小米YU7销量目标直指35万,保时捷、法拉利这次真慌了?
福特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言:“如果我当年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如今车市狼烟四起,新势力也玩起了跨界。
有些老牌车企,就是拉不下脸,总想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一遇到新兴力量的挑战,就手足无措。
对方一拿出点新东西,就浑身不自在。
但是市场不等人,如果跟不上节奏,只能眼看份额,慢慢流失。
更有甚者,直接被边缘化,最终哀叹,怪对手:不讲武德!
5月22日,科技圈一声惊雷,小米又带来了“大家伙”。
小米YU7,首款SUV,高调登场。
定位“豪华高性能SUV”,野心不小。
雷军,这次看来是真要“杀疯了”!
保时捷、法拉利这些传统豪门,这次怕是真的要慌了神?
小米YU7一发布,参数就亮瞎眼。
长宽高,4999mm1996mm1600mm,妥妥的大块头。
轴距3000mm,空间指定小不了。
风阻系数0.245,据说比特斯拉Model X还低。
零百加速3.23秒,这成绩,让多少跑车汗颜!
最高时速253km/h,一般人怕是没机会踩到头。
版本配置,也是给得足足的。
单电机后驱,入门即不凡。
双电机四驱Pro,性能再上一层楼。
还有最高性能Max版,直接对标百万级豪车。
标准版续航,就敢标835公里。
这数字,多少电车用户得眼馋。
全系配备700TOPS辅助驾驶算力,还有激光雷达。
智能化这块,小米是玩明白了。
主打颜色,也透着一股子“高级感”。
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个个都抢眼。
尤其是那宝石绿,官方宣传的C位色。
看来雷军对这颜色,是情有独钟。
发布会还没开,车圈就先起了波澜。
法拉利中国,在自家账号发了篇文章。
《法拉利先生的专属Purosangue》,标题挺文艺。
配图,一辆绿色的SUV,角度也刁钻。
网友们一看,炸了锅。
“这不是明摆着暗讽小米YU7‘撞脸’吗?”
“法拉利这操作,有点小家子气了!”
“急了,它急了!”
这“暗讽”事件,瞬间传遍全网。
小米的热度,又被顶高了一波。
紧接着,吉利控股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来“互动”了。
他转发了车圈大V陈震关于法拉利Purosangue的微博。
轻飘飘一句“好看”,后面跟了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这下子,联想空间更大了。
是真心觉得法拉利好看,还是在给小米YU7站台?
或者,只是单纯吃瓜不嫌事大?
车圈大佬的心思,你别猜。
小米YU7的对手,个个都不是善茬。
特斯拉Model Y,常年的销量冠军。
蔚来ES6,国产新势力里的佼佼者。
理想L7,家庭用户的心头好。
中高端纯电SUV市场,本就是一片红海。
小米YU7这一进来,怕是要掀起更大的浪。
有机构已经开始预测销量了。
说小米YU7上市首年,销量有望突破20万辆。
这要是真成了,SU7的“爆品逻辑”就算是完美复制。
小米汽车的营收结构,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雷军的汽车梦,又坚实了一大步。
回头看看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豪华品牌。
法拉利,听着就尊贵。
2024年,全球也就交付了1.38万辆。
中国市场,还同比下降了22%,只卖出去1162辆。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3593辆。
这数字,跟小米比起来,简直不够看。
保时捷,当年是多少人的梦想座驾。
2024年,全球销量31万辆,还下滑了3%。
看着还行,但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71470辆,同比又降了8%。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销量直接暴跌42%。
成了拖累全球表现的最大包袱。
中国市场,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了。
保时捷怕是也笑不出来了。
再看小米汽车,简直是另一番景象。
2024年,小米SU7横空出世,当年就累计交付了13.5万辆。
这还是在产能爬坡期。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又交付了2.67万辆。
这成绩,已经把保时捷和法拉利在中国的销量,远远甩在了身后。
现在,小米YU7的销量目标,更是直指35万辆!
这口气,这魄力,雷军是真敢想,也真敢干。
传统豪华品牌,估计心里五味杂陈。
曾几何时,它们是市场的宠儿,是身份的象征。
加价提车,是常态。
排队等车,更是家常便饭。
如今,风水轮流转了。
新势力们,带着新技术,带着新理念,呼啸而来。
它们更懂年轻人的心思,更懂互联网的玩法。
价格,也更有诚意。
小米YU7,就是典型的例子。
用一半的钱,买到比肩甚至超越传统豪车的配置和性能。
这诱惑,谁能抵挡?
法拉利那篇“暗讽”的文章,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呻吟。
是面对强大对手时,一种无力的挣扎。
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雪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产品更新慢,价格不亲民,智能化跟不上。
老本,总有吃完的一天。
网友们的评论,更是扎心。
有人说:“保时捷、法拉利还当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呢?”
“醒醒吧,大人,时代变了!”
“以前没得选,现在小米来了,我为什么还要当冤大头?”
也有人嘲讽:“法拉利那绿色SUV,不就是蹭小米热度吗?”
“自己不争气,还怪别人太努力?”
“我看保时捷也快了,再不降价,展厅都要没人了!”
其实,市场的逻辑,简单又粗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你强,你就活。
你弱,你就被淘汰。
小米YU7的出现,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豪华SUV市场。
它用实力证明,豪华不一定代表高价。
高性能,也不再是传统品牌的专利。
那些曾经躺在品牌光环下的老牌车企,如果还不能放下身段,正视挑战。
如果还不能加快创新的步伐,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那么,它们的未来,堪忧。
小米汽车的崛起,不是偶然。
是雷军多年来对技术研发的坚持。
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是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SU7的成功,已经验证了小米造车的可行性。
YU7的发布,更是小米汽车向高端市场发起的一次猛攻。
35万辆的目标,听起来很疯狂。
但以小米的执行力,和米粉的热情。
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那些还在观望,还在犹豫的传统车企。
怕是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出路了。
毕竟,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
谁的产品好,谁的服务好,谁的价格有诚意,他们就选谁。
情怀,不能当饭吃。
品牌溢价,也总有被戳破的一天。
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言:“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小米YU7的问世,或许就是一场对传统豪华汽车市场的“创造性破坏”。
那些曾经的王者,若看不清局势,不主动求变,最终只能哀叹:时也,命也!
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正用实力说话。
这一仗,打得是真漂亮!
传统豪门,是时候醒醒了,别再做那“皇帝的新衣”梦了!
消费者的眼睛,雪亮着呢!
谁是真心实意,谁是虚情假意,一眼就能看穿。
小米这把火,烧得旺!烧得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