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放在两年前,八成车主得挠头。但现在不一样了 ——2024 年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卖了超 100 万辆,2025 年前五个月又卖了 54.53 万辆,单是 5 月份就快摸到 10% 的渗透率。一边是传统二手车交易额在下滑,一边是新能源二手车像坐了火箭,这反差是不是挺有意思?
先看组实在数字。2024 年全国二手车总共卖了 1961.42 万辆,比前一年多了 6.52%,交易额 12852.05 亿元,涨了 8.96%。这里面最亮眼的就是新能源二手车,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
到了 2025 年,势头更猛。15 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 791.26 万辆,就比去年多了 0.62%,不算多。但新能源二手车卖了 54.53 万辆,同比增长 29.7%。尤其 3、4、5 这三个月,每个月都超 11 万辆,5 月份更是卖到了渗透率 9.9%,差一点点就到 10% 了。
这意味着每卖出 10 辆二手车,就快有 1 辆是新能源的了。有人可能会说,传统二手车交易额还降了 2.1% 呢。但你想啊,这就像菜市场里,原来卖白菜的摊位少了,卖草莓的摊位多了,不是市场不行了,是大家口味变了。
市场火了,自然少不了有实力的商家在里面折腾。最近汽车流通协会出的 2025 年经销商 50 强里,几家玩得风生水起的值得说道说道。
排在头名的是浙江杭州的元通二手车,背靠世界 500 强,家底厚。2024 年元通汽车光收入就有 527.58 亿元,卖了 35 万多辆车,其中不少是二手车。最厉害的是他们搞的国际贸易港,一期 8700 平方米,差不多 12 个标准篮球场大,引了 25 家企业进来。二期更猛,13641 平方米,打算做成出口综合服务的大平台。
深圳的澳康达也不简单,在上海、成都、天津都有店。他们搞的 360 项检测标准,就像给二手车做了个全身 CT,哪有小毛病都给你标出来,买的人也能放心点。
还有淘车车,背后有腾讯和京东撑腰,70 家直营门店,专跟蔚来、理想这些新能源品牌合作。2024 年卖了 5300 辆,交易额 4.1 亿元,虽然数字不算顶大,但直营模式让人觉得靠谱。
厦门的动力原也挺励志,2007 年还是个小中介,现在成了产业链上的巨头。江西南昌的华宏质选更实在,累计服务超 100 万客户,在当地口碑很稳。
这些商家就像不同类型的领航船,有的专攻出口,有的死磕质量,有的靠资本撑腰,共同把新能源二手车这块蛋糕做大了。
要说这些商家里最有想法的,还得说元通的国际贸易港。一期不光有展厅,还搞了个 CAR123 直播基地,线上线下一起卖。二期更全面,打算搞出口展销中心、车辆整备区,甚至还有金融保险服务区。
这就像建了个二手车的 "国际机场",车子在这里整备好,直接就能 "飞" 到国外去。作为浙江首个汽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这种模式说不定以后会被其他城市学去,比如厦门的动力原,本身就在沿海,搞出口有天然优势。
不过话说回来,新能源二手车再火,有些坎还得慢慢迈。比如大家最关心的保值率,同一款车,有的一年掉价三成,有的掉五成,谁买了心里都打鼓。这也难怪很多人还是宁愿多花点钱买新车,图个踏实。
但你也别太悲观。元通搞的 360 项检测,澳康达建的透明车况系统,都是在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早年大家不敢网购,现在不也习以为常了?信任这东西,慢慢攒就有了。
有经销商算了笔账,现在买辆三年车龄的新能源二手车,比新车便宜一半还多,续航也够日常用。随着电池技术越来越成熟,保值率肯定会慢慢稳定下来。
说到底,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但劲头十足。100 万辆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那些在里面深耕的商家,不管是搞检测还是做出口,都是在为这个市场铺路。
或许再过几年,我们买新能源车时,不仅会想 "开着怎么样",更会想 "以后好卖吗"。到那时候,可能没人再问 "该不该买新能源二手车",而是问 "哪家的二手车更靠谱"。
毕竟,新车是当下的便利,二手车是未来的底气,能把这两样都做好的市场,才是真的成熟了。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