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其中“智驾平权”的全面启动成为最鲜明的时代印记,推动产业迈入新发展阶段。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智驾普及速度远超预期。工信部等八部门明确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有条件批准L3车型生产准入,为高阶智驾落地扫清障碍。同时,华为、地平线、Momenta等供应商形成“群雄并起”的生态格局,推动技术成本持续下探。如今13.59万起的深蓝L07已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尚界H5将华为ADS 4带入20万级市场,高阶智驾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
技术路线的多元发展为平权提供支撑。尽管纯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之争仍在继续,但激光雷达成本下降与算法优化,让主流厂商得以在亲民车型上实现“超人级”安全感知。叠加AI技术深度上车,智驾系统通过40.5亿公里级的实测数据不断迭代,通行效率与安全性显著提升。
智驾平权更与市场结构形成共振。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50万辆,渗透率将达55%,其中混动车型占比接近50%。这些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普遍搭载高阶智驾,使“安全平权”理念真正落地。
从高端尝鲜到全民共享,2025年的“智驾平权”不仅重塑产品竞争力,更加速智能电动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进程,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智能化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