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米高的SUV,行李箱容积却只有50L?这台别克E5的数据一出来,不少人眉头一皱:这也太离谱了吧。
先别急着笑,50L到底什么概念?你家后备箱塞俩登机箱可能就差不多了。对比一下同级别的SUV,像Model Y有971L,唐EV有825L,哪怕更便宜点的小鹏G6,也有580L。别克E5的50L直接被甩到天边去了,甚至连几台新能源小车都能吊打它。确实挺吓人,就像一个人拿着大号的外表,肚子里却装不了几碗饭——你很容易怀疑它是不是设计出问题了。
但是,别急着盖棺定论,先把数据拆开聊聊。50L这个数字为什么会这么低?它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别克“破罐子破摔”,还是说整个行业里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
——
我们先看清楚这个50L是怎么来的。别克E5的尾箱设计是“贯穿式储物空间”,后备箱仓位下面有电池包占了不少地儿,再加上它为了追求电动SUV流线造型,尾部倾斜的设计比较激进,导致传统意义上的行李箱容积被压缩得厉害。更重要的是,这个50L测算标准是按“常规储物箱”测的,也就是后排座椅不放倒的状态下,仅仅是地板以下能用的那部分。
但如果把后排座椅放平,别克E5的尾箱空间其实能扩展到1520L——这个数字的确更接近中型SUV的主流水平。只不过,大部分人习惯性关注的是初始容积,没人会第一眼就去想“放倒后排可以用多大”。所以,这50L显得非常扎眼,但在实际用车场景呢?如果你并不经常带一车人满座出门,那扩展后的空间其实是够用的。
当然,这种设计就牺牲了一部分灵活性,这是事实。特别是对于那些习惯“满载一家老小、还要塞满行李箱”的消费者,这50L确实一看就劝退。
——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别克E5要这么“冒险”?它的对手们,为什么没踩进这个坑呢?
这里就得提到新能源车设计的一些“特殊性”了。传统燃油车的尾箱空间,是基于一个底盘设计上来的,油箱和动力总成被布置在车底、车前,后备箱的空间很少被压缩。而纯电动车不同,它的电池包几乎大概率会占据一部分底盘的高度。再加上想追求续航,厂商会尽可能用大容量电池,这就导致尾箱地板抬高了,直接挤占了储物容积。
再看看别克E5用的这块68.4kWh的电池,虽然算不上特别大,但它不是平铺在地板下,而是前后布置得比较集中,导致后排和尾箱的空间被“挤”了些。别克E5更偏向舒适性和续航表现,这也是它为何在尾箱上有点“妥协”的原因。
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新能源车企其实都在尾箱空间上做过类似的取舍。比如特斯拉Model Y,它的尾箱开口设计就被吐槽过“高度不够”,而一些更激进的车型,比如宝马iX3、奥迪Q4 e-tron,也在尾箱容积上比同级燃油车小了一圈。甚至连一些把空间利用率做到极致的国产品牌,也不得不为了电池、设计妥协掉一部分存储能力。
——
所以回到别克E5,它这个50L虽然看着很“辣眼睛”,但其实是行业里一个并不罕见的现象:新能源车的电池布置和设计逻辑,确实会对尾箱空间产生影响,只不过别克的做法更极端一些——它把空间优先留给了车内乘客,而不是行李。
那这事儿值得骂吗?也不能完全说“设计失败”。
从市场表现上看,别克E5的目标客户其实更偏向家庭用户,尤其是那些习惯短途通勤、周末带孩子郊游的消费者。换句话说,很多时候你用不到后备箱那么大的容积,但前后排的舒适性和空间感却是每天都在用的。别克很可能是赌了一把:在这个级别,消费者更看重驾乘体验,而不是尾箱的容积数字。
——
不过,这事儿还有一点值得深挖:别克E5到底是战略性取舍,还是说它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布局本身就有点问题?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到整个别克品牌,可以发现它并不是第一次因为设计逻辑被质疑了。
别克在燃油车时代,有不少“一刀切”的设计——比如它的车型普遍车内空间大,但油耗也高;或者强调舒适性,但操控感一般。这套逻辑延续到现在的新能源车上,确实会显得有点“不接地气”。新能源市场的主流打法,其实是更激进的平衡策略,比如特斯拉用极简内饰和智能化体验去吸引年轻人,小鹏用“空间魔法”讨好家庭用户,哪怕是传统车企里的大众ID系列,也在设计上走了一条“中规中矩但不偏科”的路。
而别克的做法,乍看有点像“老思路套新技术”:它一边想保持中型SUV的大块头气质,一边又想兼顾新能源车的续航和智能配置。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有点尴尬的局面——50L的尾箱太容易被人盯上,但背后的逻辑其实不糟,只是它没能用一套更讨巧的设计去掩盖这个短板。
——
所以,这台别克E5的50L说到底并不是无解的问题,也并非行业里的大翻车,只不过它把新能源车设计上的一个普遍难题暴露得更彻底了。
最后要说的是,别克E5到底值不值得买?关键还是看你怎么看待空间和日常使用的关系。如果你是那种很少带一车人、但又重视乘坐舒适感的消费者,别克E5的设计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对尾箱空间敏感,那50L这个数字确实会让你绕路。
总之,别克E5的50L看着吓人,但它背后并不是“设计灾难”,而是一个新能源车企不得不在设计上做的权衡。值得关注的不是它这一次的妥协,而是别克未来还能不能在新能源市场找到一条更聪明的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