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衷俊华引领江铃汽车“全球本地化”的出海新范式

在衷俊华的领导下,江铃汽车以 "全球本地化" 战略加速出海步伐,2024 年出口量突破 5 万辆(同比增长 120%),并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建立 KD 工厂降低物流成本 30%。她的国际化实践涵盖市场布局、技术适配、生态构建等多个维度。

国际化战略:衷俊华引领江铃汽车“全球本地化”的出海新范式-有驾

市场布局方面,江铃在东南亚推出右舵车型,2024 年在泰国市场实现市占率突破 5%;在中东,700 台江铃羿整车出口以色列,并通过 KD 套件合作模式实现 1100 台车型出口;在拉美,亮相哥伦比亚国际车展并签订巴西 1000 台教培车型出口协议。针对不同市场需求,江铃大道 EV 皮卡搭载 L2 级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系统,福特烈马 Bronco 引入越野场景 AI 算法,可自动识别地形并调整悬挂参数。

技术适配层面,江铃与孚能科技合作开发软包 CTP 电池技术,使羿驰 05 车型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 260Wh/kg,续航里程突破 400 公里;与博世联合开发的电驱桥技术采用碳化硅功率模块,效率超过 99%,并支持 - 20℃低温稳定运行。此外,江铃与百度 Apollo 合作的 L4 级无人出租车颐驰 06,支持全自动换电功能,测试里程超过 100 万公里,计划 2024 年底实现武汉市场收支平衡。

生态构建方面,江铃在东南亚建立 KD 工厂,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物流成本 30%;在中东与以色列 Carasso 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车型进入欧洲市场。依托江铃鼎盛投资平台,她主导投资固态电池企业辉能科技,2024 年完成 B 轮融资,估值突破 200 亿元,为海外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衷俊华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提升了江铃的全球影响力,更开创了 "技术输出 + 本地化生产" 的出海新范式。未来,她计划将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从 8% 提升至 15%,并在中东、非洲等地区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