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比亚迪再获一项关键专利,此次专利名称为“钠离子电池单体、车辆”,申请号为CN202322241355.7,并于2023年8月正式提交。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摘要,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新的钠离子电池单体设计,其特色在于将正极组件与顶盖板巧妙地集成为一个铝制整体构件。这样的设计不仅优化了电池结构,还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去年11月18日,淮海控股集团与弗迪电池共同签署了钠离子电池项目的合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计划总投资高达100亿元,年产能预计达到30GWh,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微型车钠电系统配套商。今年1月,该项目建设已正式启动。
近日,比亚迪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这一突破标志着公司在钠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无疑将为钠电项目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钠电聚阴离子体系及层状氧化物体系两大技术路线上均已取得显著成果。
在2023年7月中旬举办的“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透露,公司目前已具备150Ah刀片钠电芯的生产能力,并且20MWh钠电魔方储能已在南宁青秀工业园投入自用。
展望未来,比亚迪计划在2025年前,将层状氧化物体系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并实现6000次的循环次数;同时,聚阴离子体系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将达到150Wh/kg,循环次数更是高达10000次,力求与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指标相媲美。
此外,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也带来了显著的商业成果。近日,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净盈利超过300亿元,充分展现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广阔前景。
2023年,比亚迪表现出强劲的营收增长势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高达602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04%。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达到了300.41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72%,显示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盈利状况持续改善。
年报进一步披露,比亚迪在2023年的研发费用投入达到了399.18亿元,同比增长率惊人地达到了97.3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已增至102,844人,相比去年底增长了47.56%,充分展现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和雄厚实力。
此外,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以来比亚迪在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方面保持强劲势头,新获得专利授权数量已达到664个,同比增长9.75%,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