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我跟你讲,最近这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快成咱们国产车的后花园了,跟赶集似的。
前脚刚走个蔚来EP9,后脚仰望U9就来“到此一游”,现在更离谱的来了——一辆屁股上焊了个比我家餐桌还夸张的碳纤维大尾翼的伪装车,在那儿疯跑。
你猜是谁?
腾势,那个曾经半死不活、被比亚迪一口奶回来的腾势,带着它的新玩具Z,直接杀到了保时捷的老家门口,指名道姓地要“踢馆”。
这画面,啧啧,简直就是一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剧本名字我都想好了,叫《论一个曾经的“学渣”如何逆袭后跑去砸优等生场子》。
这年头,你要是没个纽北圈速傍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端新能源车。
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刷圈了,这就是赤裸裸的“秀肌肉”,把自家最尖端的技术拉到全世界最严苛的考场上,让那帮傲慢的德国工程师们开开眼。
说回这台车,这腾势Z量产版,大体上还是车展上那台概念车的模子,线条流畅得跟风雕出来似的。
不过,概念车上那些花里胡哨、看着就不太能上路的“鱼鳃”导流孔,果然还是被现实的锤子砸没了。
挺好,这说明设计师做完梦,工程师终于开始干活了,离咱们掏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但你可别以为这就完事了,真正吓人的,全藏在那身“马赛克”车衣底下呢。
“易三方”加上“云辇-M”,听着像不像修仙小说里的神功秘籍?
这就是比亚迪这次给腾势灌的“大还丹”。
咱们用人话讲,“易三方”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台发动机(插混版)带仨电机,还能让俩后轮左右互搏,独立转向。
别人过弯还在跟转向不足较劲,它直接靠着后轮一个内八一个外八,硬生生把车身给“拧”进弯心,那感觉,估计跟开了物理外挂没啥区别。
至于“云辇-M”,这套智能磁流变车身控制系统就更玄乎了,路面上一旦有丁点儿起伏,它能在你大脑反应过来之前,就把悬挂调整到最佳状态,死死地把那四条宽得离谱的佳通轮胎按在地上摩擦。
更骚的操作是,它还用上了线控转向技术,方向盘跟轮子中间没有那根硬邦邦的转向柱了,全靠电信号。
这意味着啥?
方向盘都能折叠收起来了!
虽然这对碰撞安全和驾驶空间大有裨益,但老实说,我第一次听说这玩意儿的时候,后背直发凉。
万一哪天系统抽风,给我弹出一个Windows蓝屏,我岂不是只能抱着方向盘喊“菩萨保佑”?
这种技术超前带来的心理障碍,恐怕比技术本身还难克服。
那么,比亚迪拼了老命把这些压箱底的黑科技都塞给腾势,到底图个啥?
跟小米SU7抢饭碗?
得了吧,格局小了。
把腾势Z跟小米SU7放一起比,就像拿战斗机跟客机比速度,赛道不一样。
这货对标的,是那些车屁股上挂着“AMG”、“M Power”甚至“Turbo S”徽章的欧洲性能图腾。
这就好比一个刚从乡下练武场出来、浑身腱子肉的小伙,直接冲到世界重量级拳王面前叫嚣:“哥们儿,咱俩练练?”
这事儿透着一股子黑色幽默。
所有人都知道,堆料造一台快车,不难。
但要塑造一个有灵魂的汽车品牌,比登天还难。
保时捷的“魂”,那是几十年勒芒赛道上的血与火、是一代代设计师对“蛙眼”的执念、是全球车迷刻进骨子里的信仰。
你腾势有啥?
一个跟奔驰“联姻”失败差点关门的过去,和一个被比亚迪“强行续命”的现在。
就算你的纽北圈速快过911,你的品牌故事要怎么讲给人家听?
当然了,时代变了,玩法也不一样了。
燃油车时代用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品牌壁垒,在电动化这股滔天巨浪面前,也不是那么坚不可摧了。
当颠覆性的技术和碾压性的性能摆在面前,总会有新一代的弄潮儿愿意尝鲜。
比亚迪下的就是这盘大棋,它在赌,赌技术可以击穿品牌迷信,赌性能可以重塑价值标杆。
而这台在“绿色地狱”里狂奔的腾势Z,就是它掷上赌桌的关键筹码。
所以啊,这台车的出现,它的终极目的,压根就不是为了刷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圈速数字给咱们看。
它是在完成一次昭告天下的仪式,在性能车的“麦加圣地”插上一面旗,告诉全世界:别睡了,我们来了,带着你们暂时还看不懂、但早晚得学着尊重的技术来了。
至于这车最后卖多少钱,有多少人买单,那都是后话。
眼下,咱们就好好看戏,看看这出“国产新王勇闯德意志”的大戏,能有多精彩。
你们说,这次,能成吗?
评论区掰扯掰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