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创新举措
扫码进站功能的使用
现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乘车还是购物,一部手机就能轻松解决。然而,有时在排队等候安检后,却发现手机电量告急,身上又无现金可用,无法通过闸机,这让许多没有携带充电宝的人陷入了尴尬境地。北京地铁的扫码进站功能自推出后,使用频繁,日进站人数突破百万。 该功能自推出以来,使用频次持续攀升,每日进站人数已突破百万。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透露,二维码乘车服务凭借其简便的操作和快捷的支付方式,自推出以来便深受乘客喜爱,使用频次持续攀升。统计数据显示,该服务在4月29日全网试运行首日,二维码进站量便达到7.39万人次;仅仅上线76天后,即7月13日,进站量便突破了百万人次大关。而到了7月27日,二维码最高日进站量更是飙升至108.1万人次,累计进站量已超过5600万人次。另有数据显示,此服务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并在不同日期创下高进站量记录。
客流量提升与充电宝服务
随着二维码乘车服务的广泛使用,乘客在扫码进站后,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逐渐浮现,尤其是在出站时,手机断电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解决乘客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北京地铁计划在各车站设置充电宝,并增加自助充电设施,初期每座车站配备两台充电宝。 为应对部分乘客在出站时可能遭遇的手机电量耗尽困境,北京地铁计划在各车站增设充电宝,并筹建若干自助充电设施,旨在为乘客解决这一紧急需求。
扫码乘车服务的多样性
此外,最近微信支付功能也已正式接入扫二维码乘车服务,至此,乘客们可以通过工商银行、微信支付、支付宝以及京东支付四个渠道便捷地扫码乘车。扫码乘车服务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方便乘客选择,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未来发展方向
充电设施规划
随着扫码乘车的广泛使用,地铁方面在研究各种电力解决方案,并在车站内增设充电宝设备,以满足乘客需求。 初期,每座车站将至少配备两台充电宝,未来还将增设自助充电设施,以更有效地解决手机没电的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试验
此外,地铁方面也在探索新的进出站方式,如人脸识别技术。目前,人脸识别原型机已开始试验,后续将对设备识别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人脸识别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正在试验阶段,尽管在复杂环境中仍存在挑战,但技术方正尝试优化以适应高人流场景。 战明辉表示,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在其他领域已相当成熟,但在地铁应用中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如何应对地铁庞大复杂的人流。地铁方面将不断优化算法,以应对数十万人同时进站的场景。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时间表,目前尚未确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