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开花香遍全球,车企扎堆出海!智能化电动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车,是“Made In China”;卖,瞄准的是全球市场。2025上海车展已拉开帷幕,展览面积超36万平方米,展商近1000家,大批新车首发彰显着其魅力。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车展上不少车企着重扩大全球消费市场的决心不变,包括上汽、奇瑞、五菱、比亚迪等多款全新车型已确定在包括欧洲、中东、亚洲等多地同步“上线”,而数字化、智能化和电动化,则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核心竞争力。

老外“买手”组团前来参观

“能不能坐进去感受一下?”在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后,来自危地马拉的塞勒斯迫不及待地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塞勒斯看中的这辆Mg Cyberster,是上汽全球设计团队打造的全球首款敞篷电跑,其2026款在设计、舒享、性能等方面迎来全面升级。无论是流畅的曲线,还是内饰豪华的设计,加上智驾的加持,都让塞勒斯感到非常满意。

墙内开花香遍全球,车企扎堆出海!智能化电动化成为核心竞争力-有驾

图为正在参观智己LS6的老外们。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影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老外们的身影可不少。他们中很多人可不仅仅是来看个热闹,而是带着“任务”而来,盯准的大多是车企新发,或是在国外卖得不错的车型。

在奇瑞的展台前,最新公布的瑞虎9L就吸引了好几位俄罗斯参观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奇瑞的9系列、8系列在中东地区和俄罗斯地区卖得相当好,因此吸引了不少“买手”前来洽谈相关业务。

墙内开花香遍全球,车企扎堆出海!智能化电动化成为核心竞争力-有驾

图为正在俄罗斯参观者正在瑞虎9L展台前拍摄视频。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影

不止是跑车、SUV,“小而美”的车型同样受到老外喜爱。在五菱的展台前,几位印尼来的参观者围着宏光MINIEV、缤果2025款这些纯电小车,反复地进行试驾和拍照,并就一些技术问题拉着工作人员聊个不停。

车企出海速度不断加快

如今,“高质量出海”已成为热词,强调的便是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型。而对于诸多车企来说,这正是他们目前正在着力做的事情。

事实上,车企出海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不过只是突破200万辆;而今年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的出口总量已经达到了585.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较上年增长6.7%,继续领跑全球。

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革命中,中国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汽车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出海战略已经成为众多车企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举措。

就拿上汽集团来举例,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海外终端交付量逆势增长2.6%,达108.2万辆,相当于每分钟就有2辆“上汽车”驶出国门。今年1-2月,上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量达到2.7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智己Ls6登陆泰国,Mg3 Hev征战欧洲,而Mg Cyberster已经卖出了超3000辆。

新能源智能化成为卖点

那么,海外市场主要看中了中国车的哪些特点呢?

新能源是最重要的因素。亿欧智库在《2024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出海规模预计2025年可以达到325亿美元,2028年达到1,396亿美元,2030年达到2,363亿美元,超过万亿人民币。

中汽协数据显示也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出口达到了41.9万辆,同比增长39.6%;新能源商用车出口2.3万辆,同比增长2.3倍,商用车出口增速大幅增长。出口销量快速增长,无疑彰显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多家车企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欧洲、东盟、海湾国家、东南亚地区,整体的新能源消费环境都是利好,而且当地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众多政策,非常有助于中国车企“乘势而上”。

而除此之外,智能化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外消费者所看重。塞勒斯就告诉记者,相比而言,中国车的车机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要超过不少欧美老牌车企,“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更喜欢新潮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头图为正在参观Mg Cyberster的国外“买手”。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