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椅车最新规定及进地铁规定(2025年)
一、电动轮椅车最新规定(2025年)
1. 国家标准更新
新国标实施:
新版国家标准 GB/T 12996-2024《电动轮椅车》 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2012版标准。新标准强调以下核心内容:
安全性能:强化关键安全指标,如转弯直径、电机堵转保护、座/靠垫阻燃性、气候适应型等。
舒适性与便捷性:优化操控界面、乘坐便利性及维护便利性。
分类明确:区分电动室内型、室外型、道路型轮椅车及电动代步车,明确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残疾人或老年人)。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手动转向和动力转向的电动轮椅车,以及电动代步车(三轮/四轮),不适用于电力助动手动轮椅车。
2. 生产与销售规范
四部门联合发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要求:
生产端:企业按新标准研发设计,调整生产线,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规范。
认证端:检测机构更新认证流程,严格把关产品一致性。
销售端:建立新标准产品营销体系,与以旧换新政策衔接。
旧标车过渡期:
2025年9月1日前生产的旧标准车辆可销售至2025年12月1日,建议消费者优先购买新标准产品。
3. 使用规范
选购建议:
根据使用场景(室内/室外/道路)选择轻便型、功能性或智能型电动轮椅,关注续航、爬坡能力、操控性及座椅舒适性。
安全使用:
选用原装电池及充电器,避免私自改装。
充电时远离易燃物,通风良好,避免过充。
定期检查轮胎、螺栓及控制器,确保车体稳固。
维护保养:
清洁时避免化学试剂,雨天使用后及时擦拭,长时间停放需断电保存电池。
二、电动轮椅车进地铁规定
1. 北京地铁
禁止规定:
禁止携带电动代步工具(包括电动轮椅车头)进站,但无障碍用途的电动轮椅在拆除车头后,可由工作人员或家属陪同护送进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9-04 06:41)
尺寸限制:
携带物品重量≤30kg,体积≤0.2立方米,长度≤1.8米。
2. 上海地铁
禁止规定:
禁止携带电动代步工具,但无障碍电动轮椅在拆除车头、切断电源后,可由工作人员护送进站。
操作要求:
需符合尺寸限制,且不得在站内使用动力装置,曾发生违规安装车头事件后加强管理。
3. 广州地铁
禁止规定:
禁止携带电瓶车、电动滑板等电动代步工具,但符合医疗器械标准的无障碍电动轮椅(需取得注册证)可进站。
尺寸限制:
行李长宽高之和≤1.8米,总重量≤30kg。
4. 温州地铁
严格禁止:
自2025年1月1日起,除本人使用的无障碍电动轮椅外,禁止携带各类电动车及电池进站,以防范锂电池安全隐患。
5. 通用原则
安全优先:
地铁作为人流密集场所,禁止携带动力装置车辆,防止冲撞事故。
无障碍服务:
各城市地铁提供“爱心接力”服务,残障人士可联系工作人员协助进站。
三、总结
国家标准:2025年新国标全面提升电动轮椅车安全与舒适性,生产、销售、使用均需严格遵循。
地铁规定:
禁止电动代步工具,但无障碍电动轮椅在特定条件下(拆除动力装置、符合尺寸)可进站。
推荐行动:使用前咨询当地地铁客服,确保符合最新规定,并利用地铁提供的无障碍服务。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城市细则,建议访问当地地铁官网或拨打服务热线。
北京美乐邦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市民,电动轮椅车禁止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这不仅是对交通规则的遵守,更是对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
电动轮椅车本质上属于医疗器械,主要设计用于家庭、医院、小区等相对封闭的特定环境和场所,旨在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短距离的移动辅助 。根据相关法规,它并非可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虽然其能给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带来极大出行便利,但如果违规驶入机动车道,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机动车道上车速普遍较快,车辆类型复杂,电动轮椅车一旦进入,很容易被其他机动车碰撞,而轮椅上的人由于缺乏足够防护,在事故中往往会受到严重伤害。
从交通安全法的角度来看,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但电动轮椅车严格来说,更适宜在人行道上推行或低速行驶。并且,驾驶电动轮椅车的人员也需满足一定条件,例如需年满 16 周岁等。
北京美乐邦一直关注着各类出行安全信息,希望广大市民能牢记电动轮椅车的行驶规范。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动轮椅车的使用规定、安全出行资讯等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百家号,我们将持续为您推送实用且重要的信息,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