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感慨小米汽车遇挫,反思安全与研发投入不足

小米SU7最近着实有些焦头烂额,退车维权的声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老雷也罕见地抛头露面,听这腔调,没了往日“为发烧而生”的锐气,隐约透着点疲态。

雷军感慨小米汽车遇挫,反思安全与研发投入不足-有驾

莫非真如他所言,SU7的龃龉影响如此之巨?

这话咂摸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得劲。

汽车这物件,安危难道不是立身之本?

“最大的奢华莫过于安全”,此言不虚,可问题是,小米当真将安全奉为圭臬了吗?

三月间武汉高校那桩惨案,三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此事,小米痛定思痛了吗?

雷军感慨小米汽车遇挫,反思安全与研发投入不足-有驾

雷军投身汽车行业之初,便有人放出风声:“造车,难免磕磕碰碰。”这话听着,委实扎耳朵。

磕碰固然难免,但作为执牛耳者,难道不该殚精竭虑,将安危系数打磨到极致?

你说测试钜细靡遗,成绩斐然?

可安危之事,仅凭一纸数据便能高枕无忧?

时下,哪家发布会不堆砌一摞数据?

与其聚焦于那些华而不实的测试报告,不如着眼于真实路况,倾听用户的切身感受。

雷军感慨小米汽车遇挫,反思安全与研发投入不足-有驾

反观近邻华为,方显真章。

再听听理想、蔚来掌舵者的高见:砸下八十余亿做营销,研发投入却仅占区区3%?

普罗大众购车,图的是安心,是信赖,是核心技术,而非手机支架,车身配色,更非转向灯自动熄灭这类“小把戏”。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概而论。

小米SU7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圆了不少人的“豪车梦”。

但关键在于,这份“梦”又能维系多久?

雷军感慨小米汽车遇挫,反思安全与研发投入不足-有驾

倘若质量拉胯,安全堪忧,那所谓的“梦想”,终将沦为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归根结底,小米造车,切莫囿于“互联网思维”,更不能沉溺于“流量变现”。

汽车非同手机,亦非快消品,它攸关性命,牵系安危。

若将造手机的那一套生搬硬套到汽车上,那迟早要栽跟头。

眼下,SU7的风波尚未止息,雷军也已开始自省。

但自省绝不能沦为空谈,更需见诸行动。

雷军感慨小米汽车遇挫,反思安全与研发投入不足-有驾

加大研发力度,精进产品品质,保障用户权益,方为正途。

切记,消费者并非乌合之众,他们会用真金白银投票。

若小米汽车依旧这般“飘”,那未来的路,恐怕将更加荆棘载途。

区区3%的研发投入,便足以窥见问题的严峻性。

与固有认知相悖,消费者选购汽车,安危才是首要考量。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症结归咎于营销策略时,是否忽略了对生命安全的敬畏?

小米汽车,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若执迷不悟,前路堪虞!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