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领克全新车型10EM-P的信息提前泄露事件引发关注。据悉,此次泄露事件由天下秀广告有限公司负责的宣传素材管理平台系统故障所致。天下秀广告有限公司已就此事发布致歉声明,并承担全部责任。
事件回顾:
7月4日,汽车博主陈震发布了一条关于领克新车10EM-P的信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随后,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军证实了新车信息的泄露,并表示正在调查泄露原因。
7月7日,天下秀广告有限公司发布致歉声明,承认由于平台系统故障导致领克新车信息提前泄露,并对此次事件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声明中表示,天下秀已成立专项技术小组彻查系统漏洞并完成修复,并安排资深服务团队全力配合领克降低负面影响。
领克汽车方面也发布了声明,表示已与天下秀就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达成一致,并倡导各方遵守契约精神,保障相关方利益。
事件分析:
此次领克新车信息提前泄露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自媒体泄露厂家新车信息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数量不断增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这也给汽车厂商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汽车厂商通常会与参与新车宣传的媒体或机构签订保密协议,以保护新车信息的保密性。然而,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不惜违反保密协议,提前泄露新车信息,这不仅打乱了汽车厂商的发布计划,更可能影响品牌声誉。
如何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要遏制自媒体违反保密协议泄露新车信息的乱象,需要从法律完善、行业自律到企业内部保密机制三方协同发力,多维监管。
首先,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泄露商业秘密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其次,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引导自媒体遵守行业规则,尊重商业秘密。
后,汽车厂商应加强内部保密机制建设,完善保密协议,加强对参与新车宣传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新车信息的保密性。
总结:
领克新车信息提前泄露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自媒体泄露厂家新车信息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更损害了汽车厂商的利益。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维护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