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汽车这个行业一年一个样,往往三年前你还嫌某类型车小众没未来,转眼就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最近这半年,大家有没有发现,突然冒出来一堆六座SUV,什么腾势N9、银河M9、蔚来ES8轮番上阵,热闹得跟什么似的。前两年还在争五座七座,怎么今年六座说火就火了?这背后的道道,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
咱先设想一个问题,一台家用SUV,到底几座最合适?五座、六座、七座有啥区别?以前大家都说五座踏实,空间够大,装人装东西都方便,价格还亲民。七座呢?过去一说全家出行嘛,孩子、老人都能带,听着挺美好。但现实一坐,第三排那座椅谁都不想去,腿伸不开,上下还特麻烦,买着图个心安,结果常年空着吃灰。
可是,为什么六座SUV就突然吃香了?其实答案挺简单:五座有点小,二孩家庭,再带上爷爷奶奶,空间立刻见短;七座说多不多,但每次多出那一排基本用不上不说,空间还被吞掉了,有点鸡肋。这么一琢磨,六座真成了“不多不少,刚刚好”的选择。二排可以做到独立座椅,既舒服又高级,老人小孩照顾得周全,三排还能真正坐人。你周末全家出去玩一圈,体验立马拉开档次。
咱换个角度想想,市场真有那么多六座的原生需求吗?说实话,这需求不少是车企和销售们“教育”出来的。你看看理想ONE,这车刚出来时,不就是“把家搬进车”的概念硬生生打下来了?什么大空间、大沙发,孩子可以躺着,中间还能走动,谁听完都觉得温馨贴心。后边的问界、魏牌紧跟着上,说白了,争的就是家庭主力消费群体——起码买得起三十万车的主流城市家庭。咱们都明白,多一个孩子,多一位老人,空间的矛盾马上显现。车企抓到这个心理,六座顺理成章成了下一个“刚需”。
这事其实也挺有意思,看车市十年变迁,大家口味越来越细致。以前中国五口之家能开个桑塔纳都知足,如今二胎放开后,消费升级,谁家都想“空间多点,配置高点,座椅再舒服点”。你说坐个SUV,不能像小面包,那就六座布局呗,两排头等舱,剩下留给老人,占空间不误舒服。这就是六座的精髓:看着没额外浪费,但体验又比传统的多一截。
咱说说这些品牌究竟想干啥。这波六座SUV大战,本质上还是新能源车企抢用户心智。理想率先试水成功,大家伙一看,家庭旗手这牌子确实立住了,后面谁不眼红?腾势N9冲着高端层面玩奢华感,要给有钱人更多面子;银河M9呢,主打亲民,主张首次改善型家庭也能享受大空间;蔚来没落下,服务和科技感一起秀,抓住一部分挑剔的中产和新贵。每家都在定位——你如果是一家六口,选我就对了。至于魏牌蓝山,直接性价比杀手,怕你嫌贵就整便宜,高配低价和空间取胜。
归根结底,这场六座SUV争夺赛,玩的是“认知”两个字。你买车时能不能第一时间想到哪个牌子,那这市场基本就能定了。理想把“家庭出行旗舰”植入你脑子里,蔚来渲染“科技豪车”形象,腾势和银河一个做高级感一个打入门市场,问界百搭全能抓更多场景。你们想想,是不是谁能让消费者觉得“有家庭、有孩子、有父母,我第一反应要买六座”,谁就稳操胜券?
那接下来说点行业里的逻辑。六座可不是纯粹多俩沙发、改下布局这么简单。六座车型一般定位更高端,毛利空间大,利润比五座七座都狠得多。同等车长下,六座能做出更强的高级感和智能化体验,等于说同一条生产线,厂家利润能多挣不少——明面上贴心,实则吃相还不难看。再加上中国市场的“讲面子”文化,家庭用车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所以只要能把舒适和空间捆在一起,买单的人就会跟上。
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笑话?本来六座和七座区别没多大,现在反倒成了分水岭。同样三排布局,第三排利用率本来都不高,但宣传和产品细节一拉开,你立马觉得买六座是身份升级。五年前你会觉得“多加俩座想干啥”,现在都琢磨“要不要再加点钱买六座?”。所以说,很多所谓刚需到底是不是刚需?还是被巧妙引导、甚至是COO们和销售策划们“唬”出来的,这不得不让人琢磨。
说到底,车子是个消费品,也是个情感容器。什么续航、百公里加速、智能座舱,这些数据同质化后,比拼的就剩体验。整个新能源市场卷出新花样,六座成了大家最后一个差异化突破口,比的是怎么让你家人从上车开始就觉得物超所值。想想看,车子其实都差不多,大厂配置拉不开很大档次,最后还不是谁更懂家庭?
再往深里看,六座的流行其实也是消费升级和社会结构变化的映射。二胎一开,无数年轻家庭突然被空间问题卡脖子,老人带娃变主力,出门就得讲究。咱中国人讲团圆,讲全家出行,一台车甚至成了情感连接的纽带,支撑了中产家庭的“小确幸”。在没有好的地铁网络和高效公共交通的城市,这种需求尤为突出。房子买不起大点,车里能舒服点就不冤。六座抓得住的,就是这种软软的幸福心理。
最后,咱们设想一个小问题,也留给大家思考:如果现在给你二十多万让你选,你是真正需要六座?还是被宣传带节奏觉得少了不够用?无论答案哪个,车企把六座捧成新风口,背后绝不是瞎热闹,而是行业、用户、甚至社会情绪综合推动的结果。谁能让这六个座椅用出花样、让全家满意、让你觉得不花冤枉钱,这股市场潮流就能持续下去;反之,要是哪天三胎开放,八座车又流行起来了,那可能六座也得“升级”再创新。
总之一句话,了解市场逻辑的消费者,心里得掂量清楚到底谁在为你考虑,谁在引导你消费。等新一轮热潮过去,最被需要的产品自然会留下,跟风的总会掉队。六座SUV,是幸逢其时,还是伪命题?你家究竟需要几个座位,最后还得你自己说了算。未来几年的家庭车市场,看似取决于车企的战术,其实更取决于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的生活细节。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种?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