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老区的人,终于等来了阜黄高铁的好消息!这条连接安徽阜阳、河南信阳、湖北黄冈的高铁,之前因为三省在线路走哪、设哪些站的问题上没谈拢,硬生生搁置了5年。如今三省终于达成一致,还一起给国家发函请求加速推进,项目已经完成预可研审查,正式进入可研阶段——这意味着离开工越来越近,大别山老区的交通“堵点”,总算要被打通了。
先得说清楚,阜黄高铁对大别山老区有多重要。它不是一条“小线路”,而是串起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横向大动脉”:西头从湖北黄冈出发,中间经过河南信阳,东头到安徽阜阳,全长大概300公里,设计时速是350公里的高标准。对老区来说,这不仅是“出行线”,更是“发展线”——要知道,阜阳、信阳、黄冈都是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以前交通跟不上,老百姓出门打工、农产品运出去,都得绕好远的路,成本高还耽误时间。
就拿河南信阳来说,现在从信阳坐高铁去安徽阜阳,得先绕道合肥,全程要4个多小时,比开车还慢;要是去湖北黄冈,更得转两趟车,大半天时间都耗在路上。再看安徽阜阳,作为人口超千万的大市,每年有上百万劳动力去长三角打工,现在去湖北黄冈找工作的人也不少,可没有直达高铁,只能坐大巴,遇上节假日堵在高速上,动辄七八个小时。阜黄高铁通了以后,这些麻烦都能解决——信阳到阜阳只要1小时,阜阳到黄冈也才1个半小时,比现在快了至少3倍。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重要的高铁,为啥会搁置5年?其实核心问题是“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比如河南信阳想让线路经过光山、新县这些老区核心区,方便当地群众出行;湖北黄冈希望能连接麻城,因为麻城是鄂东的交通节点,能带动更多区域;安徽阜阳则考虑要对接本地已有的高铁网,让阜阳到长三角的线路更顺畅。三省各有考量,加上涉及土地、资金分摊等问题,一直没谈拢,项目就这么拖了下来。
直到最近,三省意识到这条高铁对大别山老区共同发展的重要性,终于坐下来“好好谈”:线路最终确定会经过信阳的光山、新县,黄冈的麻城,阜阳的临泉等关键节点,既照顾了老区群众的出行需求,又能对接三省已有的高铁网。比如在河南新县设站,能让革命老区直接通高铁,方便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在湖北麻城设站,能连接武汉到麻城的城际铁路,让黄冈人能更快到武汉;在安徽临泉设站,能解决临泉这个人口大县“无高铁”的问题,百万临泉人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
现在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预可研审查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做的是可研阶段的详细勘察——比如确定具体的线路坐标、车站选址、桥梁隧道的建设方案等,这些工作完成后,就能进入初步设计和施工招标阶段,按照这个进度,最快2025年就能开工,建设周期大概3年,2028年左右就能通车。
对大别山老区的人来说,这条高铁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家住河南新县的王大爷,儿子在安徽阜阳打工,现在儿子每年只能春节回来一次,因为路上要折腾一天;高铁通了以后,儿子周末就能坐高铁回家,一家人团聚更方便。湖北黄冈的茶农李大姐,种了几十亩绿茶,以前要把茶叶运到安徽阜阳卖,得先用汽车拉到武汉,再转火车,全程要两天;高铁通了以后,早上从黄冈装货,中午就能到阜阳,茶叶更新鲜,还能卖个好价钱。
更重要的是,阜黄高铁能带动整个大别山老区的发展。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比如信阳的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黄冈的红安县烈士陵园,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很多游客不愿意来;高铁通了以后,从合肥到新县只要2小时,从武汉到红安只要1小时,周末就能来一场“红色旅游”,当地的旅游收入肯定能涨不少。同时,高铁还能吸引更多企业来老区投资,比如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了便捷的交通,原材料运进来、产品运出去都方便,能带动更多人就业。
其实不光是老百姓期待,三省的政府部门也很重视。河南信阳已经开始规划高铁新城,围绕新县高铁站建物流园区;湖北黄冈在麻城预留了产业用地,准备吸引长三角的企业;安徽阜阳则计划把阜黄高铁和已有的商合杭高铁连接起来,让阜阳成为皖北对接鄂豫的交通枢纽。
总的来说,阜黄高铁的加速推进,是大别山老区的“及时雨”。等这条高铁通车,老区不仅能告别“交通不便”的历史,还能借着高铁的东风,实现经济发展的“逆袭”。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以后去大别山老区旅游、走亲戚,或者老区的人去外地打工、做生意,都会越来越方便——这5年的等待,总算没白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