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

前几天,我刷到一个短片,名字叫“摩托车的葬礼”,可以说是最近几年让我心头一酸的小视频,看了好几次,泪都快掉下来。

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十年来一直骑着一辆摩托车。这辆车陪他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不仅看遍了祖国的山河秀丽,还帮他找到了心仪的女朋友。这辆摩托车已经不单单是个交通工具,变成了他有感情、有精神寄托的伙伴。不过,到了13年报废的那一天,车子只能跟他说再见了。无奈之下,他为这辆摩托车办了个“葬礼”,在烈焰中与它告别。

咱们一块儿来聊聊这事儿,看看背后啥情况。这事儿的源头,就是咱们国家现在执行的摩托车13年必须报废的规矩,这个制度早该改改啦。我曾经当了15年的政协委员,过去七八年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奔走呼吁着。

这事得改了啊,原因特别明确。第一,强制13年报废摩托车,跟咱们的物权法和民法是冲突的。摩托车属于个人财产,如果它还达标,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咱们就应该放手让老百姓骑,法律上说,不能这样限制人家。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事也挺不合适的。要是摩托车得报废,骑车的成本就会上升一截,直接影响到旅游骑行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咱们国家推动消费、大局,所以这个政策得改一改。

第三,汽车、乘用车、私家车、非运营车这些早就不用强制报废了,只要每半年或每年去检一下,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就能继续上路。那摩托车为什么还坚持要报废呢?

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还有个事儿呢,关于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政策,是在2013年提出的,时间一晃都过去好多年了。现在骑摩托的朋友们都用上了高品质的车子,从安全角度讲,也没有啥大问题,道路管理方面的难题早就解决了。那为何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把12年强制报废的规定给取消了呢?

我想跟朋友们聊聊,我这近十年来一直在呼吁这事儿,经过观察发现,关于把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规定取消这个改革方案,政府各个部门的领导,特别是那些年轻一点的领导,都是挺支持、挺友好的。每年我在三月份写政协提案,他们基本上在六七月份,甚至更早点的时候,就会给我回复,态度都挺客气、理解,也表示支持。不过,偏偏到现在还没真正落实,是啥原因呢?

我发现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部门之间协调比较麻烦。因为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这事儿还得涉及到商务部、公安部,以及工信部啥的,很多部门都在问:“你们这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是不是也意味着农用机械的强制报废期限也得取消?”一提这个,大家都拌在一块儿,搞得很复杂,推进起来挺难的。毕竟得好几个部门一起配合协调,任务重受阻。你看,要是不太成熟,能不能推出一项,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不用等一块儿完美无缺的方案,能不能先搞点实事,别老等待,干点实事出来,这样慢慢干,可能会顺点。

第二个原因是,很多别的政策跟它搅在一起,搞得我们的改革拖了后腿。比如说三年前,差不多就说可以开始推了,突然有人讨论,要不要搞个以旧换新?不少人都说,我们家电要以旧换新,想加快折旧步骤,可你现在又要取消强制报废,这两个政策是不是闹矛盾了?这就让整个决策变得复杂,耽搁了一些推进的步伐。

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实际上,摩托车在13年前取消强制报废这个措施,已经帮忙降低了大家的购车成本,也起到了拉动消费的作用。要是真想进一步刺激摩托车的购买热情,搞个摩托车的以旧换新也没有矛盾呀。

由于这个原因,政策之间互相冲突,部门之间也在较劲,各种政策需要层层会签,导致我们之前达成的改革共识被推迟了。说白了,我并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积极、乐观地呼吁。我坚信,解除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限制,应该不久就能落实。不过,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改革一定要一步步成熟,不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搞得那么复杂。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一个道理,也许对那些不关心摩托车的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