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第19周的新势力销量榜,爆出了太多让人瞠目结舌的剧情。
理想汽车虽然以0.82万辆稳坐榜首,但环比骤降28.5%,几乎被零跑和问界“包抄”;极氪、极狐以近40%和60%的增速杀出重围,而小米汽车却成了全行业唯一“三连跌”品牌,销量从0.72万一路跌到0.52万。
更魔幻的是,这一周82%的品牌都在上涨,但有人狂飙,有人崩盘,新势力江湖的厮杀已到白热化。
理想汽车的销量下滑,直接原因是前一周32.5%的暴涨导致基数过高。
当周0.82万辆的成绩看似稳健,但对比零跑的0.78万辆(环比+25.2%)和问界的0.75万辆(环比+12.9%),差距已缩小到“一步之遥”。
业内人士分析,理想L系列车型进入改款周期,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而迟迟未能落地的纯电车型i8,更让市场对其长期增长产生疑虑。
零跑汽车的逆袭成了最大亮点。
0.78万辆的销量不仅刷新了自身纪录,25.2%的增速更是头部阵营中的“断层第一”。
背后的推手是零跑B10车型的集中交付,以及C系列改款后下沉到三四线市场的策略,用增程技术和15万级定价精准收割刚需用户。
问界则以0.75万辆守住第三名,但排名从上周第二跌至第三。
鸿蒙智行旗下M9单周贡献4160辆,智界R7新增1160辆,多车矩阵逐渐成型。
不过,问界在30万以上市场的统治力正在被极氪、蔚来等品牌分流,尤其是极氪7X猎装车以“轿跑+性能”标签抢走大量年轻用户。
极氪0.43万辆的周销量看似不高,但39.9%的环比增幅让其成为中游品牌的最大黑马。
主力车型7X上市75天交付突破3万台,平均每12分钟卖出一辆的成绩,让“猎装车”这个原本小众的赛道突然变得炙手可热。
更关键的是,极氪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初见成效,右舵车型在东南亚、澳新市场的订单占比已超15%。
北汽新能源旗下的极狐更让人意外。
0.25万辆的销量虽然绝对值不高,但60%的环比增速直接登顶增速榜。
刚上市的极狐钛3以12.88万起售价杀入主流市场,搭配终身免费充电权益,吸引了大批网约车司机和家庭用户。
有车主直言:“这车续航实打实能跑500公里,充电还不要钱,比买油车划算多了。 ”
小米汽车的处境却堪称“灾难级”。
从4月21日到5月11日,其销量连续三周下滑,跌幅分别为2.8%、18.8%和9%,成为榜单上唯一“三连跌”品牌。
主力车型SU7 Ultra周销量仅400余辆,甚至不及部分二线品牌。
3月底的SU7车祸自燃致3人死亡事件持续发酵,加上近期曝光的SU7 Ultra碳纤维机盖导流功能虚假宣传争议,让小米的品牌形象遭遇重创。
一位小米SU7车主在社交平台控诉:“宣传时说机盖能增加下压力,结果拆开发现只是装饰件,连内部结构都没做优化。 ”
尽管小米紧急推出更换铝制机盖并补偿5万积分的方案,但用户并不买账。
有业内人士指出:“小米造车太想复制手机的成功,却低估了汽车行业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苛刻要求。 ”
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同样不容小觑。
长安深蓝和阿维塔双品牌合计销量0.73万辆,其中阿维塔单周增长27.7%,新车型07凭借华为ADS 3.0智驾系统拿下1020辆订单。
比亚迪方程豹则以0.27万辆的成绩环比增长17.7%,钛3车型凭借“越野+插混”定位,在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持续提升。
蔚来集团的多品牌战略开始显效。
主品牌蔚来销量0.39万辆,环比增长13.3%;子品牌乐道和萤火虫分别贡献0.17万辆和0.05万辆,三者合计0.61万辆。
尤其是乐道品牌,29.7%的增速让其成为20万级纯电SUV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蔚来车主更关心的是:“换电站什么时候能普及到县城? ”
这一周的销量数据,暴露了新势力市场的三大矛盾: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的平衡、品牌信任与营销话术的博弈、单品爆款与多车矩阵的抉择。
当极氪用猎装车打开新赛道,小米却困在舆论危机里难以脱身;当零跑靠性价比横扫市场,理想却因产品青黄不接陷入增长瓶颈。
2025年的新造车战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法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