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电子化趋势愈发明显,驾校教练曾教授的“踩刹车、踩离合、脱空档、拉手刹”等繁琐动作,如今已简化为只需踩刹车和踩油门。这背后,自动变速器功不可没,但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刹车系统中的其他关键组件,如手刹、P挡、电子手刹与自动驻车,探究它们各自的功能与差异。
●传统手刹
手刹,或称驻车制动器,与行车制动器截然不同。行车制动主要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短时制动,而驻车制动则是在车辆停稳后发挥稳定作用,防止在斜坡上停车时车辆溜车。
工作原理与结构
手刹作为辅助制动系统,主要依赖人力操作。在停车时,它通过锁死传动轴来固定驱动轮,防止车辆自行移动。手刹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动杆、拉线、制动机构以及回位弹簧。其中,制动杆运用杠杆原理进行锁止,确保车辆稳固停放。
而在变速器的后方、传动轴的前方,还存在着另一种中央驻车制动器。尽管其制动原理与手刹相似,但安装位置有所差异。当前,多数乘用车已普遍采用四轮盘式制动器,其中后轮的盘式制动器上便集成了相应的制动机构。
有些超级跑车的后制动盘上配备了两个卡钳,现在你应该明白这样设计的原因了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手刹的使用方法。在进行驻车制动时,首先需要踩下行车制动踏板,然后向上完全拉出驻车制动杆。若要松开驻车制动,同样需要先踩下制动器踏板,接着将驻车制动杆向上略微提起,并用拇指按下手柄端的按钮,最后将驻车制动杆降低到最低位置。
然而,长期使用手刹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与手刹配套的回位弹簧在拉起手刹时会被拉长,而松开手刹后则恢复原长。同时,手刹拉线也会因长期使用而变形变长。尽管如此,手刹因其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在汽车市场上仍然占据着一定的份额。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了解P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为了使自动挡车型能够在坡道上稳定驻车,就像手动车型通过挡位来限制车辆移动一样,自动变速箱中设置了P挡。P挡主要由一个锁止齿轮和相应的锁止机构构成,这些机构包括锁销、回位弹簧、下压装置等。当锁止机构与锁止齿轮结合时,能够直接固定与车轮相连的变速箱输出轴,从而通过半轴锁止车轮。
P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在自动挡车型中,驻车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首先踩下行车制动踏板确保车辆停稳,然后挂入N挡并松开制动踏板,接着拉起手刹以确保车辆不会滑动,之后熄火并再次踩下制动踏板,最后挂入P挡完成驻车。这样的操作流程相对复杂,主要是为了确保自动挡变速器的安全与稳定。若在车辆未停稳时直接挂入P挡,当车辆发生移动时,可能会导致P挡齿轮与锁止机构卡死或对变速器造成刚性冲击。因此,务必在车辆完全停稳后,再按照上述步骤挂入P挡,以确保安全与顺畅的驻车体验。
优缺点
P挡驻车结构并不复杂,但正确操作却颇费周折。若在P挡使用过程中遭遇追尾事故,变速器可能遭受毁灭性的刚性冲击。因此,行车时务必避免挂入P挡。
小结:尽管P挡驻车功能类似于手动挡车的低档,但若轰油门,其效果与N档轰油门相似,对车辆影响不大。然而,在坡道上停车时不拉手刹直接挂P挡,可能导致锁止机构与P挡齿轮卡死,严重时无法松开。此时,需轻挪车辆以解除困境。由于P挡融入变速器中,主要起辅助驻车作用,因此建议车主尽量避免在坡道上停车。若迫不得已,可考虑使用石头垫车轮以确保安全。
●电子手刹
电子手刹作为传统手刹的升级,通过电脑控制电机夹紧或松开手刹,以按钮形式替代了传统手刹拉把。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简单明了,但仍需谨慎操作以确保安全。常见的电子手刹有拉索式与卡钳式两种,其中拉索式电子手刹与传统拉索式手刹相似,均为制动蹄式,但已将手动拉索改进为电动形式。
正是由于拉索式电子手刹的改装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它为车型的设计变更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整合卡钳式电子手刹则是通过刹车壳体上的电机驱动来压紧刹车盘,其工作原理与固定台灯的夹子相似。
整合卡钳式电子手刹虽然需要专用的制动卡钳和驻车制动执行机构,导致其成本相对较高,但其优势在于摒弃了传统的钢索牵引式子手刹的钢索,转而采用电线进行信号传递。这一改进不仅简化了车辆组装过程,还有利于手刹系统的进一步简化。
如果坡道塞车,每次起步都要手动释放手刹,这显然不够科学。然而,电子手刹则不同,它能在车轮扭矩达到一定值时自动释放,从而简化了操作。在紧急情况下,只需按下电子手刹按钮,车辆便会启动刹车系统,提供额外的制动力。
电子手刹的使用非常便捷,通过一个按键即可启动或关闭手刹功能。无论车辆处于何种状态,甚至在行驶过程中误按,电子手刹都会立即关闭,确保安全。此外,电子手刹还节省了空间,为车辆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当然,电子手刹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它无法实现传统手刹的甩尾动作,且成本略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当车蓄电池失灵时,电子手刹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根据个人需求做出决策。
另外,自动驻车系统(AUTO HOLD)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技术。它能在汽车运行中实现自动制动,帮助驾驶者在车辆停下时避免长时间刹车和不必要的滑行。这一技术提高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自动驻车功能与简单使用电子手刹有所不同。在等待红绿灯等短暂停车时,使用手刹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踩刹车、挂空挡、按下电子手刹按钮等,这个过程相对较慢。而自动驻车系统则简化了这个过程,通过刹车管理系统实现对四轮刹车的控制,使驻车更加便捷。
自动驻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手刹(EPB)的扩展功能,由ESP部件进行控制。当车辆需要临时停驻且很快就要重新启动时,ESP会接管刹车任务,通过传感器测量车身水平和车轮扭矩,判断车辆是否有溜动趋势,并施加适当的刹车力度保持车辆静止。若临时停车时间超过一定限制,系统会切换为后轮机械驻车(即打开电子手刹),以替代之前的四轮液压制动。在车辆准备前行时,电子系统会检测刹车是否已解除。
使用AUTO HOLD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使用AUTO HOLD时需注意的几点:
启动AUTO HOLD前,请确保车门已全部关闭且安全带已扣上。在等待红绿灯、堵车或上坡缓慢跟车时,开启AUTO HOLD可有效防止车辆后溜。
倒车时建议关闭AUTO HOLD。由于系统可能反复锁止与解锁,这在狭窄空间内可能会引发不安全感。请注意,某些车型在倒车时可能会自动关闭此功能,具体情况请参阅车辆说明书。
使用AUTO HOLD起步时,请轻柔地踩下油门,给予AUTO HOLD足够的解锁时间。
AUTO HOLD自动驻车与坡道辅助有何异同?
自动驻车系统(AUTO HOLD)基于电子手刹,而坡道辅助系统(如HAC、HHC等,因厂商而异)则依托于ESP系统。在启动AUTO HOLD后,无论平地还是坡道,系统都会持续制动,直至传感器检测到油门踏板被踩下。相比之下,坡道辅助仅在车辆检测到坡道时启动,并短暂(2-3秒)保持制动后自动释放。
传统手刹简单而实用,刹车力道可控,适合热爱汽车运动的人士。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然而,操作起来可能不如电子手刹那么便捷。
电子手刹则以操作简便著称,轻松一拉即可。尽管其刹车力道并不线性,只有刹紧与断开两种状态,但对于女士或手劲较小的人来说非常适用。
AUTO HOLD功能则集成了两者的优点,既简化了操作又提供了便利性。对于“懒人”或忙碌人士来说,无需频繁切换挡位,系统自动处理制动与解锁,减少了溜车的风险。但请注意,在自动挡车型短时停车时,为环保和减少传动系统磨损,适时挂入N档可能更为合适。
全部评论 (0)